牛蒡酒
burdock win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二十五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牛蒡酒」之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本草綱目》與《太平聖惠方》之記載,牛蒡酒主要針對「諸風毒」及「柔風久不瘥,四肢緩弱」之症狀,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一、祛風解毒:
《本草綱目》明確指出牛蒡酒「治諸風毒」,此處「風毒」可理解為外感風邪侵入人體,並與體內毒素相互作用而導致的病理狀態。牛蒡根性味苦寒,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藉由酒的辛溫之性,可促進藥力發散,將侵入人體的風邪與毒素驅散,從而達到祛風解毒的目的。
二、利腰腳:
《本草綱目》亦言牛蒡酒「利腰腳」,這表明牛蒡酒不僅針對全身性的風毒,對於腰腿部位的風邪侵襲亦有療效。腰腳為足三陰經及足三陽經循行之處,風邪若滯留於此,則會導致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產生腰腿疼痛、活動不利等症狀。牛蒡根的利水消腫作用,配合酒的活血通絡功效,可疏通經絡,改善腰腿部位的氣血循環,達到利腰腳的目的。
三、緩解肢體緩弱:
《太平聖惠方》則將牛蒡酒用於「治柔風久不瘥,四肢緩弱」,說明牛蒡酒亦能針對慢性、遷延不癒的風病導致的肢體無力症狀。此處「柔風」或可理解為風邪久留,侵蝕筋骨,導致肢體筋脈失養。「四肢緩弱」則為肢體肌肉的鬆弛無力。牛蒡酒的祛風解毒、活血通絡之功,可改善此類慢性風病引起的肢體無力。酒能行藥勢,又能助陽氣,可鼓動人體正氣以祛邪外出,並促進筋骨的修復。
綜合而言,牛蒡酒以牛蒡根為主藥,藉由酒的引導,可達到祛風解毒、利腰腳、強筋骨之功效,不僅可治療急性風邪侵襲,亦可針對慢性風病導致的肢體無力。其治療原理側重於疏散風邪,清除毒素,並通過活血通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相關症狀。
由以上分析可知,牛蒡酒並非僅為單純的祛風解毒藥方,而是一個具有多重功效的複方,其針對的病證具有複雜性,不可一概而論。應根據具體症狀及個人體質,辨證施治,方可發揮藥效。
傳統服藥法
牛蒡根(切片)。
利腰腳。
浸酒。
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過量飲用:雖然牛蒡酒具有多種益處,但仍應適量飲用,過量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 過敏反應:對牛蒡或其他成分過敏者應避免使用,使用前建議進行皮膚測試。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如有特殊情況,如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建議在使用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
- 相互作用:若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尤其是抗凝血藥物、降血壓藥物等,應諮詢醫生,以免產生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牛蒡酒, 出處:《本草綱目》卷二十五。 組成:牛蒡根(切片)。 主治:利腰腳。主治:諸風毒。
牛蒡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牛蒡子3兩,生乾地黃3兩,枸杞子3兩,牛膝5分(去苗)。 主治:柔風久不瘥,四肢緩弱,一切風乃至10年、20年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