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地黃丸

SHENG SHU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肺經 25%
心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6%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生熟地黃丸

整體功效: 滋陰補血,填精益髓。

主治:骨痛不可忍,血虛陰虛,眼目昏花。

眉骨痛不可忍,是由於血虛陰虛,眼目昏花,是由於精血虧損。生熟地黃丸可以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緩解眉骨痛和眼目昏花的症狀。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生熟地黃丸,治眉骨痛不可忍,血虛陰虛,眼目昏花。
  • 醫學衷中參西錄》:生熟地黃丸,治血虛陰虛,眉骨痛不可忍,眼目昏花。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滋陰補血:生地黃、熟地黃可以滋陰補血。
  • 填精益髓:生地黃、熟地黃可以填精益髓。
  • 養陰生津:玄參、石斛可以養陰生津。

傳統服藥法


生地5兩, 熟地5兩, 天冬3兩(去心), 麥冬3兩(去心), 當歸3兩, 白芍1兩半(炒), 茯神1兩半(去木), 白朮1兩半(炒), 知母1兩半(炒), 牡蠣3兩(生)。
上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5錢,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肺結核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乾眼症眼睛模糊全身酸痛四肢感到疼痛四肢關節疼痛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生熟地黃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玄參1兩,金钗石斛1兩。 主治:眉骨痛不可忍,血虛陰虛,眼目昏花。

生熟地黃丸, 出處:《證治匯補》卷四。 組成:生地、熟地、天麻、川芎、茯苓、當歸、白芍、黑豆、石斛、玄參、地骨皮。 主治:滋腎養肝。主治:肝虛頭痛,傷寒夾癆,肝腎俱虛者。

生熟地黃丸,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組成:生地5兩,熟地5兩,天冬3兩(去心),麥冬3兩(去心),當歸3兩,白芍1兩半(炒),茯神1兩半(去木),白朮1兩半(炒),知母1兩半(炒),牡蠣3兩(生)。 主治:胎動,脈虛數者。

生熟地黃丸, 出處:《證治要訣類方》卷四引《局方》。 組成:生地5兩,熟地5兩,甘菊花3兩,杏仁2兩,石斛1兩半,枳殼(麸炒)1兩半,羌活1兩,防風1兩,牛膝1兩。 主治:眼眶骨痛,肝虛目暗,膜入水輪,眼見黑花如豆,纍纍數十;或見如飛蟲,諸治不癒,或視物不明,混睛冷淚,翳膜遮障,內外障眼。

生熟地黃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生地5錢,熟地5錢,川芎2錢半,赤茯2錢半,枳殼2錢半,杏仁2錢半,黃連2錢半,半夏曲2錢半,天麻2錢半,地骨皮2錢半,甘草2錢半,黑豆45粒。 主治:腎虛血少神勞,眼目昏黑,瞳人散大,視物昏花,或卒然見非常異處,偏頭腫悶;小兒疳,眼閉合不開,內有朦霧。

生熟地黃丸, 出處:《醫學心悟》卷六。 組成:大熟地(九蒸曬)3兩,大生地(酒洗)3兩,山藥(乳拌蒸)1兩半,茯苓(乳拌蒸)1兩半,丹皮(酒蒸)1兩半,澤瀉(鹽水蒸)1兩,當歸(酒蒸)2兩,白芍(酒炒)2兩,柏子仁(去殼,隔紙炒)2兩,丹參(酒蒸)2兩,遠志(去心,甘草水泡蒸)4兩,自敗龜版(浸淨,童便炙炒,研爲極細末)。 主治:懸癰,生於腎囊之後,肛門之前,又名海底漏;臟毒,生於肛門之兩旁,初時腫痛。總由濕熱相火,內的庚金而然;內外痔,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