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氣湯

NI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7%
腎經 14%
脾經 14%
胃經 9%
心經 9%
膀胱經 5%
肝經 5%
大腸經 3%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寧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之效。寧氣湯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症狀,而茯苓的安神作用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心神不安,改善睡眠質量。
  2. 健脾利濕:茯苓同時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寧氣湯中常加入茯苓,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進一步增強療效。

寧氣湯中加入款冬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款冬花味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對於肺氣不足、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款冬花可以起到緩解作用,與寧氣湯整體方劑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宣肺散寒: 款冬花性溫,能宣肺散寒,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款冬花可以起到溫肺散寒、宣通氣道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道功能。

因此,款冬花在寧氣湯中起到潤肺止咳、宣肺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肺氣不足、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寧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寧氣湯多用於治療氣虛脾弱、心悸氣短、倦怠乏力等症,陳皮可助其理氣健脾,增強脾胃運化,改善氣血不足,從而緩解症狀。

二、行氣止痛: 陳皮還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脘脹滿、疼痛等症也有緩解作用。在寧氣湯中,陳皮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理氣健脾、行氣止痛的效果。

寧氣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其 清熱瀉火、滋陰降燥 的功效。

方劑中若出現燥熱症狀,例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尿少便祕等,知母則可發揮其清熱瀉火的作用,幫助緩解燥熱症狀。此外,知母亦能滋陰降燥,滋養肺陰,對於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少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知母在寧氣湯中起到平衡燥熱、滋陰降燥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寧心安神、滋陰潤燥的功效。

寧氣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寧氣湯主要用於治療氣喘、咳嗽等症狀,川貝母可有效清熱化痰,緩解氣道炎症,改善呼吸困難。
  2. 降氣止咳: 川貝母能降肺氣,止咳平喘。寧氣湯中常配伍其他降氣止咳藥物,如杏仁、桑白皮等,共同起到降氣止咳,緩解氣喘咳嗽的效果。

總而言之,川貝母在寧氣湯中發揮著清熱化痰、降氣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喘、咳嗽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氣湯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利氣: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氣、消痰止咳的功效。寧氣湯常用於治療氣逆上衝、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桔梗可幫助宣暢肺氣,使氣機順暢,緩解上述症狀。
  2. 排膿解毒: 桔梗還具有一定的排膿解毒作用,可促進痰液排出,對於肺部感染、化膿性病變等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寧氣湯方劑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性味苦寒,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寧氣湯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而防己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防己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水腫、腹脹等症。寧氣湯中加入防己,可輔助其他藥材,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緩解因風溼痹痛引起的水腫。

綜上所述,防己在寧氣湯中起到祛風溼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風溼痹痛的功效。

寧氣湯中加入皁莢,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 消積化滯: 皁莢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滯食積所致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皁莢能有效地促進消化,排除積滯,改善腸胃功能。
  2. 清熱解毒: 皁莢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治療濕熱蘊結所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疾病。在寧氣湯中,皁莢可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作用,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寧氣湯」,主要成分是茯苓、款冬花、陳皮、知母、川貝母、桔梗、防己、皁莢,主治功效是咳嗽不停。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止咳化痰方面,可治療寒嗽、肺熱咳喘、肺氣虛咳、陰虛燥咳、肺癰咳吐膿痰等。除煩方面,可舒緩神經,鎮靜情緒,減輕焦慮、煩躁、失眠等症狀。止咳平喘方面,可舒緩支氣管痙攣、擴張呼吸道、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哮喘、支氣管炎等症狀。抗炎抗氧化方面,可減輕呼吸系統疾病引起之發炎反應與氧化損傷,保護呼吸系統健康。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傳統服藥法


御米殼2兩半(蜜水淹一宿,炒黃), 甘草(炙)7錢半, 杏仁(去皮尖,麩炒)7錢半, 紫菀(去土)7錢半, 桔梗7錢半, 五味子1兩, 甜葶藶(隔紙炒)1兩, 人參1兩, 半夏(生薑制)1兩, 桑白皮(銼,炒)1兩, 紫蘇葉1兩, 陳橘皮(去瓤)1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1大盞,加生薑7片,煎至6分,去滓,食後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甘平,不宜過量服用。
  • 本方有緩解咳嗽症狀的作用,但不能根治咳嗽。如果咳嗽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就醫。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寧氣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三十。 組成:佛耳草1兩,白茯苓(去皮)1兩,款冬花1兩,陳皮(去白)1兩,知母1兩,貝母1兩,桔梗1兩,漢防己1兩半,豬牙皂角(去皮弦,酥炙)1兩半。 主治:調肺止嗽,順氣消痰。主治:咳嗽不得息者。

寧氣湯, 出處:《禦藥院方》卷五。 組成:禦米殼2兩半(蜜水淹1宿,炒黃),甘草(炙)7錢半,杏仁(去皮尖,麸炒)7錢半,紫菀(去土)7錢半,桔梗7錢半,五味子1兩,甜葶藶(隔紙炒)1兩,人參1兩,半夏(生薑制)1兩,桑白皮(銼,炒)1兩,紫蘇葉1兩,陳橘皮(去瓤)1兩。 主治:肺氣不利,咳嗽聲重,咽嗌乾燥,痰唾稠粘,少得睡眠。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