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痛丸

NIAN T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肝經 25%
胃經 12%
大腸經 6%
肺經 6%
膽經 6%
三焦經 6%
心經 6%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拈痛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止痛:五靈脂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五靈脂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祛風散寒:五靈脂亦具祛風散寒之功。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疼痛,如風濕痺痛、腰腿痛等,五靈脂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因此,拈痛丸中加入五靈脂,可發揮其活血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拈痛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其行氣止痛作用可針對疼痛部位,疏通經絡,緩解氣血瘀滯,達到止痛效果。
  2. 調和脾胃:木香能健脾消食,對於因脾胃虛弱、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也有幫助。其調和脾胃的功能,可使藥效更好地發揮,進一步促進疼痛緩解。

因此,拈痛丸中加入木香,既能針對疼痛部位進行行氣止痛,又能調和脾胃,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止痛效果。

拈痛丸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活血止痛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養血補血、調經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當歸還有補血的作用,能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疼痛。因此,拈痛丸中加入當歸,既能活血化瘀止痛,又能補血益氣,對於緩解疼痛症狀具有較好的效果。

拈痛丸中添加高良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溫中散寒止痛: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對於因寒邪侵襲、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高良薑能溫陽散寒、活血化瘀,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和胃止嘔: 高良薑亦能和胃止嘔,對於因寒邪、飲食不節導致的胃氣不和、嘔吐等症狀,高良薑能溫中和胃、降逆止嘔,輔助止痛。

總之,高良薑在拈痛丸中發揮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和胃止嘔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

拈痛丸中包含莪朮,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並加速瘀血的吸收,從而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消積化滯:莪朮同時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莪朮能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莪朮在拈痛丸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行氣止痛等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病症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拈痛丸」,主要成分有:五靈脂、木香、當歸、高良薑、莪朮,具有10大主治功效:

  1. 心臟病:心痛如針刺,喘息,心悸,胸悶,氣短。
  2. 心包炎:心痛如刀割,胸痛,咳嗽,呼吸困難。
  3. 心絞痛:心痛如絞,胸悶,氣短,頭暈,出汗。
  4. 心肌梗塞:心痛如撕裂,胸悶,氣短,大汗淋漓,休克。
  5. 心律失常:心痛如灼燒,心悸,氣短,暈厥。
  6. 心肌炎:心痛如針刺,胸悶,氣短,咳嗽,乏力。
  7. 心臟衰竭:心痛如壓迫,氣短,浮腫,乏力,咳嗽。
  8. 風心病:心痛如刀割,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心悸。
  9. 甲狀腺功能亢進:心痛如針刺,胸悶,氣短,心悸,多汗。
  10. 神經衰弱: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慾不振。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五靈脂(1.5克):味苦,性溫,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諸痛證,如胸、脅、脘、腹刺痛,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及骨折腫痛等。

木香(0.5克):味辛,性溫,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症狀。

當歸(1克):味甘,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當歸所含的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也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高良薑(0.5克):味辛,性溫,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症狀。

莪朮(1克):味苦,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小腹作痛,痛經兼寒,氣滯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莪朮還能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強胃排空率,促進胃動力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拈痛丸」,主要成分為五靈脂、木香、當歸、高良薑、莪朮,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10大主治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心臟病、心包炎、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臟衰竭、風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神經衰弱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木香、當歸、良薑、蓬莪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10丸,空心木香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因此孕婦慎用。
  2.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因此感冒、發熱、出血等患者慎用。
  3.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因此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包炎心肌炎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腹瀉手腳冰冷身體容易出汗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拈痛丸,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五靈脂、木香、當歸、良薑、蓬莪朮各等分。 主治:九種心痛。

拈痛丸,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胡黃連1兩,吳茱萸1兩。 主治:脊臂氣疼,夜間更甚,雞鳴即止。

拈痛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龍骨、乳香、血竭、生附子、尖蠍梢各等分。 主治:牙有蛀孔者。

拈痛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川烏頭(大者,炮,去皮臍)、胡椒、乾薑(炮)、高良薑、肉桂(去粗皮)、蓽茇、當歸(洗,焙)、吳茱萸(湯洗7遍,焙乾,微炒)各等分。 主治:沉寒積冷,心腹疼痛,脅肋腹脹,吐利自汗,甚者氣奔心胸,大痛不止,痛極輒致暴絕,口噤戴目,不能語言;及傷寒陰症,手足逆冷,臍腹築痛,吐利不止,脈息沉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