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痛散
AN T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五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熱 (3.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肝經 26%
胃經 20%
心經 13%
肺經 6%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痛散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五靈脂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安痛散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止痛消腫:五靈脂能通經絡、止疼痛,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有顯著效果。此外,五靈脂還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進一步減輕疼痛。
安痛散中含有延胡索,主要因為延胡索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止痛: 延胡索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有顯著療效。安痛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延胡索的活血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疏肝解鬱: 延胡索還具備疏肝解鬱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煩躁等症狀。安痛散中的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也能起到疏肝解鬱的作用,延胡索的加入能增強其功效。
安痛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除濕: 蒼朮性溫燥,善於祛除風濕寒邪。安痛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疼痛,蒼朮可助其驅散寒濕,解除痺痛。
- 燥濕健脾: 蒼朮具健脾燥濕之功效,可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安痛散中往往會加入其他健脾化濕藥物,蒼朮有助於增強藥效,促進整體療效。
安痛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高良薑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寒邪引起的疼痛,例如風寒濕痺、跌打損傷等,高良薑能有效溫通經絡,驅散寒氣,減輕疼痛。
- 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高良薑與安痛散中的其他藥物,例如川芎、白芷等,具有協同作用,能更有效地發揮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效果。
總之,高良薑在安痛散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作用,並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藥效。
安痛散中包含當歸,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活血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當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的效果。
- 補血養血:當歸亦具補血養血之功,能改善血液品質,增加血容量。在疼痛的過程中,身體往往會耗損血氣,而當歸能補益血氣,有助於恢復體力,減輕疼痛。
因此,安痛散中加入當歸,可謂取其活血止痛、補血養血之功效,以達到綜合治療疼痛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痛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安痛散主治「心胃痛」,此處「心胃痛」泛指上腹部(心窩處)與胃脘部的疼痛,多與寒凝、氣滯、血瘀相關。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疼痛常因飲食生冷、外感寒邪,或情志不暢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方劑以溫通散寒、活血行氣為主要方向,適用於寒凝血瘀或氣滯夾寒之痛證。
組成藥物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五靈脂(去砂石)
- 性味功效:苦甘溫,入肝經,善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 作用:針對血瘀引起的疼痛,尤其適合胃脘久痛入絡者,能化瘀通絡,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延胡索(炒,去皮)
- 性味功效:辛苦溫,入肝、脾經,為「血中氣藥」,兼能行氣活血。
- 作用:加強止痛效果,《本草綱目》稱其「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尤其炒製後性緩,更適合胃脘氣滯血瘀之痛。
蒼朮(煨)
- 性味功效:辛苦溫,入脾、胃經,煨製後燥性減弱,偏於健脾燥濕、溫中化濁。
- 作用:脾胃寒濕或飲食生冷所致之脘腹脹滿,蒼朮能醒脾開鬱,祛濕散寒,從根源減少濕濁阻滯氣機。
良薑(炒)
- 性味功效:辛熱,入脾、胃經,善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 作用:直接溫散中焦寒邪,針對「寒凝則痛」的病機,與延胡索協同增強溫通止痛之效。
當歸(去蘆洗)
- 性味功效:甘辛溫,入肝、心、脾經,補血活血,兼能潤腸。
- 作用:防範溫燥藥物傷血,調和血行,適用於血虛或瘀久兼血不足者,兼具「通中寓補」之意。
全方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病機:寒凝、氣滯、血瘀交互為患,導致「不通則痛」。
組方思維:
- 溫通為主:良薑、蒼朮散寒溫中,針對寒邪;延胡索、五靈脂行氣活血,針對氣滯血瘀。
- 動靜結合:當歸補血活血,避免溫燥耗血,亦助血行。
- 劑型設計:散劑速效,以熱酒或醋湯調服,酒助藥力上行溫通,醋(味酸入肝)增強散瘀止痛之效。
適用證候推論:
臨床表現可能見胃脘冷痛、痛處固定、得溫痛減,或伴嘔逆、舌淡紫苔白膩等。此方偏溫燥,若屬熱痛或陰虛內熱者不宜。
此方體現了古代「寒者熱之」「結者散之」的治療思路,通過多層次疏通氣血、溫散寒凝以達成止痛目的。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蒼朮(煨)、良薑(炒)、當歸(去蘆洗)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熱酒、醋湯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安痛散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痛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五。 組成:五靈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蒼朮(煨)、良薑(炒)、當歸(去蘆洗)各等分。 主治:心胃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