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血竭丸

DANG GUI XUE JI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1.0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8%
脾經 37%
心經 14%
肝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血竭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 當歸為補血活血要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血竭具有活血止痛、化瘀生新之效。兩者合用,能有效改善血瘀,促進傷口癒合。
  2. 滋陰補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能補血活血,養血潤燥。血竭則性溫,味苦,具有止痛化瘀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能滋陰補血,促進血液生化,改善身體虛弱狀態。

「當歸血竭丸」中包含「血竭」,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血竭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效果。同時,血竭亦能促進傷口癒合,對跌打損傷、骨折、創傷等具有顯著療效。
  2. 與當歸相輔相成: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與血竭相配,兩藥相輔相成,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又能止痛消腫,提升藥效。

當歸血竭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莪朮性溫,味辛、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當歸、血竭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
  2. 行氣止痛,通經活絡:莪朮入肝脾經,能行氣止痛,通經活絡。與當歸、血竭等藥材合用,可疏通經絡,改善氣滯血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因此,莪朮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更強的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

當歸血竭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血竭活血化瘀之燥性: 血竭性熱,擅長活血化瘀,但容易傷陰耗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可緩解血竭的燥性,避免其過度活血而傷及陰血。
  2. 協同止痛作用: 白芍具有鎮痛作用,能緩解疼痛,與血竭的活血止痛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白芍在當歸血竭丸中起到調和藥性、緩解燥熱、增強止痛效果的作用,使其藥效更為平和,更適宜臨牀應用。

當歸血竭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五靈脂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血竭亦有活血止痛之效,兩者相輔相成,加強藥效,更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二、散瘀止痛:五靈脂味苦,善於散瘀止痛,能有效緩解瘀血凝滯所致的疼痛。當歸補血活血,血竭止血生肌,三藥合用,可促進血行,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主治功效


當歸血竭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多部醫書典籍的記載,當歸血竭丸主要針對婦人產後惡露不下、結聚成塊,並伴隨心胸痞悶、臍下堅痛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 活血化瘀,消散積塊:

  •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是婦科要藥。在產後,能幫助排出瘀血,促進子宮復舊。
  • 血竭: 善於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對於產後瘀血凝滯所致的腹痛有顯著療效。
  • 莪朮/蓬朮: 其性辛散,具備破血行氣、消積散結的功效,能疏通氣機,推動血行,使積聚的惡露得以消散。
  • 五靈脂: 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收斂止血,在化瘀的同時,也能避免出血過多。

2. 調氣止痛,緩解痞悶:

  • 產後惡露不暢,常因氣機阻滯,導致心胸痞悶,臍下疼痛。方中莪朮/蓬朮不僅能活血,亦可行氣,疏通氣機,緩解胸腹部的脹悶疼痛。
  • 白芍: 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能緩和子宮平滑肌的痙攣,減輕腹痛。

3. 綜合效用,協同作用:

  •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針對產後瘀血內停的病機,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各藥之間互相協同,增強療效,使瘀血得以消散,氣機得以疏通,疼痛得以緩解。

總而言之,當歸血竭丸透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綜合作用,有效地解決了產後惡露不下、結聚成塊、心胸痞悶、臍下堅痛等一系列症狀,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對產後病症的獨到見解和治療特色。

傳統服藥法


當歸(炒,銼)2兩,血竭2兩,蓬莪朮(炮)2兩,芍藥2兩,五靈脂4兩。
上為細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丸,溫酒送下,或溫粥飲送下,空心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血竭丸, 出處:《産育寶慶》卷下。 組成:當歸(炒,銼)2兩,血竭2兩,蓬莪朮(炮)2兩,芍藥2兩,五靈脂4兩。 主治:婦人産後,惡物不下,結聚成塊,心胸痞悶,臍下堅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