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鐵掃丸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行氣止痛:香附性辛、苦,味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可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與鐵掃丸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起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燥濕化痰,健脾和胃:香附還能燥濕化痰,健脾和胃。鐵掃丸治療的疾病常伴有痰濕阻滯,香附可以幫助化解痰濕,改善脾胃功能,增強藥效。
鐵掃丸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延胡索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鐵掃丸主治瘀血阻滯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延胡索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鐵掃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同樣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延胡索的加入能夠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
鐵掃丸中加入烏頭,主要原因有二:
-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烏頭性溫,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寒凝經脈等症狀有較好療效。而鐵掃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關節疼痛等症,烏頭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
- 引藥入肝腎: 烏頭入肝腎經,可引導藥物直達病竈,增強藥物對關節、筋骨的療效。鐵掃丸中多含有滋補肝腎、強健筋骨的藥材,烏頭的加入可以起到引藥入肝腎的作用,使藥力更集中,治療效果更佳。
鐵掃丸方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之功效,可改善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同時還能增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藥物吸收。
- 行氣止痛,驅除寒濕:鐵掃丸主治寒濕凝滯、氣滯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木香具有行氣止痛、驅除寒濕的功效,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
總之,木香在鐵掃丸方中扮演著疏肝理氣、健脾和胃、行氣止痛、驅除寒濕的重要角色,使其藥效更加全面。
鐵掃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鐵掃丸主治血瘀經閉、癥瘕積聚等症,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緩解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潤腸通便:桃仁亦有潤腸通便之效。鐵掃丸中加入桃仁,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避免瘀血積聚,加強藥物療效。
鐵掃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厚朴性燥,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鐵掃丸主治痰熱阻肺、咳嗽痰多等症,厚朴可有效去除痰溼,緩解咳嗽症狀。
- 理氣降逆:厚朴還能理氣降逆,用於治療胸悶氣逆、嘔吐腹脹等症狀。鐵掃丸中加入厚朴,可輔助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逆,使痰液易於排出。
鐵掃丸方中使用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脾胃: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鐵掃丸主治脾胃虛寒、濕濁內阻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陳皮能疏肝理氣,使脾胃氣機通暢,有助藥力達脾胃,增強療效。
- 行氣止痛,緩解腹痛:鐵掃丸中常配伍具有溫中散寒、止痛作用的藥材,陳皮的理氣止痛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緩解腹痛症狀,改善患者的臨牀表現。
鐵掃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鐵掃丸主要針對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青皮的理氣作用可以幫助舒緩肝氣鬱結,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 促進藥物吸收: 青皮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藥物的吸收利用率,有利於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
因此,青皮在鐵掃丸中發揮著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以及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鐵掃丸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作用。
鐵掃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筋骨扭傷等症狀,而乳香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正好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鐵掃丸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攝止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效。其辛散之性可活血化瘀,溫通經絡,而苦燥收斂之性則能收斂止血,固攝精血。鐵掃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崩漏、帶下等,而沒藥的止血固攝作用能有效控制出血,緩解病症。
2. 補益氣血: 沒藥亦有補益氣血之功,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久病體虛或術後氣血虧損者,沒藥的補益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恢復體力,改善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從而更好地配合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鐵掃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 麝香性溫通開竅,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配合其他藥材,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目的。
二、開竅醒神: 麝香入心脾經,能開竅醒神,提振精神,對於昏迷、中風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鐵埽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脘痛腹痛,痞結堅塊,將爲肚癰、腸癰」,其病機核心爲氣滯血瘀,兼夾寒凝或痰濕結聚。
- 脘腹疼痛:因氣機鬱滯(如肝胃不和)、寒凝脈絡,或瘀血阻絡所致絞痛、脹痛。
- 痞結堅塊:氣血瘀滯日久,形成腹腔內腫塊(類似癥瘕積聚),或炎症性包塊(如腸癰初起)。
- 肚癰、腸癰:此爲古代對腹腔膿瘍(如闌尾膿腫、腸道潰瘍穿孔)的統稱,方中提示可用於早期未潰階段,藉行氣活血以消癰散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行氣破滯、活血消癥爲主,佐以溫通散結,其配伍可分三層:
1. 行氣解鬱爲君
- 莎根香附子(醋製更佳):疏肝理氣,解鬱止痛,針對氣滯脘腹脹滿。
- 青皮、陳皮、厚朴:破氣消積,化痰除痞,協力開泄中焦氣機壅塞。
2. 活血化瘀爲臣
- 生玄胡索(生用活血力強):專治血瘀氣滯之痛,與香附配伍增強止痛效果。
- 桃仁、乳香、沒藥:破血逐瘀,散結消腫,針對瘀血形成的堅塊或癰腫。
- 草烏(大辛大熱):溫經散寒,麻醉止痛,適用於寒凝血瘀劇痛(需注意毒性,古人用火炮製減毒)。
3. 佐使藥增效引經
- 廣木香:行氣導滯,引藥力走腸道,治「腸癰」氣滯。
- 原麝香:芳香走竄,穿透力極強,能開結通絡,助諸藥深入病所。
- 糯米漿爲丸:緩和峻藥之性,保護脾胃;辰砂衣(硃砂)鎮心安神,防瘀熱擾神。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體現「通則不痛」原則,針對氣滯→血瘀→結塊的病理鏈條:
- 通過香附、青皮等疏暢氣機,消除脹滿;
- 繼以玄胡、桃仁等破除瘀血,消散腫塊;
- 佐草烏、麝香溫通攻竄,防止瘀毒內蘊成癰。
適用於實證、寒證爲主的腹痛癥瘕,若熱毒壅盛(如腸癰化膿期)或氣虛血弱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莎根香附子1兩5錢,生玄胡索(勿炒)1兩5錢,草烏1兩,廣木香1兩,桃仁1兩,川厚朴8錢,陳皮8錢,青皮8錢,乳香6錢,沒藥(去油淨)6錢,原麝香3錢。
消腫止痛。活血行氣散結。
上藥各為細末,煎糯米濃漿為丸,每丸重一錢許,每料作一百大丸,辰砂為衣。
每服1-2丸,臨服打碎為小塊,溫陳酒吞服,勿嚼細;不能飲者,砂仁湯送下。
妊者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鐵埽丸, 出處:《瘍科綱要》引朱阆仙方。 組成:莎根香附子1兩5錢,生玄胡索(勿炒)1兩5錢,草烏1兩,廣木香1兩,桃仁1兩,川厚朴8錢,陳皮8錢,青皮8錢,乳香6錢,沒藥(去油淨)6錢,原麝香3錢。 主治:消腫止痛。活血行氣散結。主治:脘痛腹痛,痞結堅塊,將爲肚癰、腸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