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赤紫草膏

保赤紫草膏

BAO CHI ZI CAO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23%
胃經 23%
心經 11%
膀胱經 5%
脾經 5%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保赤紫草膏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僵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白僵蠶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白僵蠶還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的作用。對於因血瘀或風邪引起的皮膚病,白僵蠶能促進血液循環,祛除風邪,改善瘙癢症狀。

綜上所述,白僵蠶在保赤紫草膏中起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熱毒、血瘀或風邪引起的皮膚病。

保赤紫草膏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瘡瘍等症狀,全蠍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全蠍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全蠍能夠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保赤紫草膏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因熱毒、血瘀等因素引起的相關病症的作用。

「保赤紫草膏」方劑中加入麻黃,是基於麻黃的發散風寒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等功效。在保赤紫草膏中,麻黃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熱、咳嗽、鼻塞等風寒感冒症狀。

麻黃的發散風寒作用,有助於驅散體內的風邪,改善小兒的呼吸道症狀,配合紫草、生地等清熱涼血藥物,能有效治療小兒熱毒症。

保赤紫草膏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因風熱毒邪入侵所致的咽喉腫痛、發熱、口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行血通絡,消腫止痛: 穿山甲還具有行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炎症,對於因血瘀所致的腫痛、疼痛等症狀也有幫助。

綜上所述,穿山甲在保赤紫草膏中發揮着疏散風熱、解毒消腫、行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兒童常見的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發熱等症狀。

保赤紫草膏中加入蟬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癢: 蟬蛻性涼,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透疹生肌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瘙癢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促進瘡瘍癒合: 蟬蛻可以促進皮膚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對於紫草膏治療的皮膚瘡瘍、濕疹、皮炎等疾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可以加速炎症消退,改善皮膚狀況。

保赤紫草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和燒傷等問題,其中的成分蟾酥,源自於蟾蜍的分泌物,在中醫理論中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蟾酥的主要成分包括蟾毒素,對於消炎、解毒具有顯著的效果。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組織的代謝,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將蟾酥加入保赤紫草膏中,能夠加強其療效,增進對皮膚病症的治療效果。此外,蟾酥還具有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這對於燒傷或其他表皮損傷的患者來說尤其重要。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夠提供更為全面的治療方案,還能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使其在中醫療法中具備更高的應用價值。總之,蟾酥的添加提升了保赤紫草膏的功效,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外用藥膏。

保赤紫草膏方中加入白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清熱解毒: 白附子性寒,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瘡、咽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保赤紫草膏主治小兒發熱、口瘡、咽痛、痄腮等,白附子可配合紫草、生地等藥物,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二、消腫止痛: 白附子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腫痛,如痄腮、腮腺炎等,有很好的療效。白附子與紫草、赤小豆等藥物配合,可促進炎症消退,減輕疼痛。

保赤紫草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和藥性: 紫草性寒涼,具清熱解毒之效,但若單獨使用,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和紫草的寒性,防止藥性過強而傷及脾胃。
  2. 協調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平和,提高療效。與紫草一同使用,可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更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赤紫草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痘瘡」,即傳統中醫對天花、水痘等熱性發疹性疾病的統稱。痘瘡多因外感時邪疫毒,內蘊濕熱,毒熱熾盛而透發於肌表,臨床以紅疹、水疱、膿瘡伴發熱為特徵。紫草膏以「紫草」為主藥,取其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效,輔以酒、蜜增強行散滋潤之力,契合痘瘡「熱毒鬱滯血分」的核心病機,助疹毒外透而防內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透表逐邪

    • 麻黃、蟬退:開泄腠理、疏風透表,助邪從汗解。
    • 僵蠶、全蠍:熄風通絡,防熱毒引動肝風致驚厥,兼化瘀滯。
  2. 解毒散結

    • 蟾酥:以毒攻毒,消腫止痛,為治癰疽疔毒要藥。
    • 山甲(穿山甲):性善走窜,活血散結,通絡排膿。
  3. 調和藥性

    • 甘草:緩和諸藥峻烈之性,兼解毒和中。
    • 白附子:祛風痰、逐寒濕,助僵蠶、全蠍通絡止痙。

整體配伍思想
本方以「涼血透疹(紫草)為本,透表解毒為標」,兼顧「活血通絡以防瘀毒內陷」。全方寒溫並用,動靜結合,既透發肌表鬱熱,又深入血分化解熱毒,尤適合痘瘡初起疹未透或透而不暢,兼見熱毒壅盛、痙搐先兆者。酒、蜜為引,一則助藥力上行外達,二則緩和蟲類藥峻烈之性,契合小兒「易虛易實」體質特點。

推論延伸應用
若痘瘡色暗紫、根盤緊縮(血熱瘀滯),或伴高熱煩躁、驚惕(熱毒擾神),此方藉全蠍、蟾酥等可清熱鎮驚;若疹透不暢而喘促(肺氣閉鬱),麻黃合蟬退可宣肺開閉。然需辨明證屬「熱毒夾風」或「濕熱蘊結」,隨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僵蠶、全蠍、麻黃、山甲、蟬退、蟾酥、白附子、甘草。
上為末。
將紫草1兩熬膏,加酒、蜜煉過,勻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赤紫草膏,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四。 組成:僵蠶、全蠍、麻黃、山甲、蟬退、蟾酥、白附子、甘草。 主治:痘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