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子肝丸

WU ZI G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力類編》卷上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腎經 21%
心經 17%
脾經 10%
肺經 7%
心包經 3%
膽經 3%
胃經 3%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子肝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當歸,主要是由於當歸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補血和調經的作用。當歸是著名的補血藥材,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血液質量,有助於調理肝臟功能。在中醫的觀點中,肝主疏泄,與血液的流通密切相關,當肝臟功能不佳時,往往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累積在體內,造成各種健康問題。

此外,當歸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改善微循環,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在烏子肝丸中,當歸的加入可以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肝臟疾病、改善肝功能及促進身體恢復方面達到更佳的效果。因此,當歸作為方劑中的重要成分,對於調理肝臟及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烏子肝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烏子肝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滋養肝腎陰液,改善陰虛導致的症狀。
  2. 清熱解毒: 生地黃亦可清熱解毒,對於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苦口乾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烏子肝丸中加入生地黃,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血、解毒生津的功效。

烏子肝丸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肝鬱氣滯常伴隨胸脅脹痛、口苦咽乾、月經不調等症狀,白芍能疏肝解鬱,緩解肝臟的鬱結,從而改善肝臟功能,達到滋陰養肝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烏子肝丸中往往含有其他性熱燥的藥物,如烏梅、黃連等,白芍的寒涼之性可以中和這些藥物的燥熱,避免其對肝臟造成過度的刺激,使藥物更溫和,更利於肝臟的恢復。

烏子肝丸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疏肝解鬱: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烏子肝丸主治肝鬱氣滯,血瘀凝滯所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川芎能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引導藥力,協同作用: 川芎藥性較烈,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增強藥效。例如,川芎能與當歸、白芍等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肝鬱血瘀,達到治病目的。

烏子肝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補益肝腎: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強筋骨的功效。肝腎為先天之本,精血之所藏,烏子肝丸主治肝腎虛損,因此以何首烏補益肝腎,以期改善肝腎功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症狀。

二、烏髮生髮:何首烏還具有烏髮生髮的功效,能改善頭髮早白、脫髮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頭髮問題。

烏子肝丸中加入覆盆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固精縮尿:覆盆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瀉的功效。對於肝腎虛弱、精關不固引起的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症狀,覆盆子能起到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腎固精之效。
  2. 滋陰養血,潤燥止渴:覆盆子亦能滋陰養血,潤燥止渴,對於因肝腎陰虛引起的口乾舌燥、腰膝痠軟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烏子肝丸中,覆盆子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補益肝腎,還能兼顧滋陰養血,使藥效更加全面。

烏子肝丸方劑中加入旱蓮草,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滋陰補腎,清肝明目:旱蓮草性涼,味甘苦,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陰血,清熱解毒,對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模糊、眼乾澀、耳鳴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涼血止血:旱蓮草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腎陰虛導致的出血症狀,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

烏子肝丸以滋陰補腎為主,旱蓮草的加入則輔助清肝明目、涼血止血,協同藥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烏子肝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作用。烏子肝丸主要針對腎虛所致的肝腎不足,精血虧損等症,山茱萸能補腎精,固精氣,改善肝腎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斂汗止瀉:山茱萸還有斂汗止瀉的作用,能收斂固澀,止汗止瀉。烏子肝丸治療的腎虛,往往伴隨有汗多、遺精、滑泄等症狀,山茱萸可以改善這些症狀,提升療效。

烏子肝丸方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烏子肝丸治療肝腎陰虛、脾腎氣虛所致的肝脾不調,茯苓可以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肝脾的氣血流通,有助於肝腎陰虛的改善。
  2. 滲濕利水: 茯苓具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體內濕氣排出,減少濕邪對肝腎的影響,進一步改善肝腎陰虛、脾腎氣虛的症狀。

烏子肝丸方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涼血:血餘炭為血竭的炭化物,具有涼血止血之效。烏子肝丸治療肝熱蘊毒,症見口苦咽乾、脅痛腹脹、便血等,血餘炭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肝熱所致的出血症狀。
  2. 清熱解毒:血餘炭性寒,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相配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有效控制肝熱蘊毒引發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烏子肝丸 」

烏子肝丸,是中醫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是當歸、生地黃、白芍、川芎、何首烏、覆盆子、旱蓮草、山茱萸、茯苓、血餘炭。主要功能是補益肝腎、養陰益精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覆盆子收斂,固澀,補益肝腎。 旱蓮草滋陰補氣,止血清熱,涼血止血。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血餘炭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

烏子肝丸的功效是:補益肝腎、養陰益精。烏子肝丸適用於肝腎不足,陰虛火旺,頭暈目眩,耳鳴,腰膝痠軟,遺精,早洩,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

烏子肝丸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3次。

烏子肝丸的禁忌症是:孕婦,經期婦女,兒童,肝腎功能不全者禁服。

烏子肝丸的注意事項是:服用烏子肝丸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

總結: 烏子肝丸是一款傳統中藥複方,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益肝腎、養陰益精的功效。烏子肝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頭暈目眩、耳鳴、腰膝痠軟、遺精、早洩、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烏子肝丸安全性較高,但也有禁忌症和注意事項,在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醫師。

傳統服藥法


黑羊肝1副(竹刀切片,擺瓷盆內,外用羊膽汁塗於肝上,曬乾又塗,塗了又曬,約塗二三百膽汁為佳,即少亦須塗100個,曬極乾),當歸4兩,生地10兩(6兩蒸熟,4兩酒洗),白芍(酒炒)4兩,川芎4兩,何首烏4兩(9蒸),盆子4兩(炒),旱蓮草4兩(酒蒸),山萸4兩(酒蒸),白茯苓4兩,少壯血余灰4兩。烏鬚黑髮,聰耳明目。
上為末,再用大熟地12兩,酒煮爛,搗入前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早、晚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子肝丸具有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但陰虛火旺、出血性疾病、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子肝丸, 出處:《奇力類編》卷上。 組成: 烏子肝丸(《奇力類編》卷上。)出處:《奇力類編》卷上。別名:烏羊肝丸組成:黑羊肝1副(竹刀切片,擺瓷盆內,外用羊膽汁塗于肝上,曬乾又塗,塗了又曬,約塗200-300膽汁爲佳,即少亦須塗100個,曬極乾),當歸4兩,生地10兩(6兩蒸熟,4兩酒洗),白芍(酒炒)4兩,川芎4兩,何首烏4兩(9蒸),盆子4兩(炒),旱蓮草4兩(酒蒸),山萸4兩(酒蒸),白茯苓4兩,少壯血餘灰4兩。主治:烏鬚黑發,聰耳明目。 。 主治:烏鬚黑發,聰耳明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