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痔乳香膏

貼痔乳香膏

TIE ZHI RU XIA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4%
脾經 14%
腎經 9%
肺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4%
膽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貼痔乳香膏中添加山茱萸,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補益肝腎的功效。

山茱萸味酸澀,性溫,入肝、腎經。其收斂作用可止血止痛,緩解痔瘡出血、疼痛症狀。同時,山茱萸補益肝腎,可改善肝腎虛弱引起的痔瘡反覆發作。

此外,山茱萸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促進痔瘡的癒合。因此,將山茱萸加入貼痔乳香膏中,可起到多方面的功效,幫助緩解痔瘡症狀,促進康復。

「貼痔乳香膏」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肝、胃經。其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痔瘡出血、疼痛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白芨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消散痔瘡周圍的熱毒,緩解炎症反應,減輕患者不適。

因此,在「貼痔乳香膏」中加入白芨,可有效提升其治療痔瘡的療效。

貼痔乳香膏中包含白蘞,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白蘞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痔瘡常伴有發炎腫痛,白蘞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白蘞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散痔瘡周圍的瘀血,減輕疼痛和腫脹。

白蘞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治療痔瘡,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貼痔乳香膏是中藥外用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痔瘡等相關疾病。其中加入黃連的原因主要源於其卓越的清熱解毒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特性,能夠有效減少由於上火或濕熱所引起的腫脹與不適,從而緩解痔瘡患者的痛苦。此外,黃連中的生物鹼成分,如小檗鹼與黃連素,對於抑制細菌及炎症有良好的作用,能降低局部感染的風險,促進傷口癒合。

另一方面,黃連的苦味也有助於引導藥效深入,讓其他成分的療效得以充分發揮。這使得貼痔乳香膏不僅能針對痔瘡本身的症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金疸等由濕熱引起的其他問題。綜上所述,黃連的加入,使得貼痔乳香膏在多重效果上都顯得更加全面,從而提升了整體治療效果。

貼痔乳香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其苦寒之性,能清泄下焦濕熱,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痔瘡,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此外,黃柏的殺蟲功效,可以抑制局部細菌感染,防止痔瘡惡化。因此,黃柏的加入,有助於減輕痔瘡的疼痛、瘙癢、出血等症狀,起到消炎止痛、收斂止血的作用。

貼痔乳香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外用方劑,常用於治療痔瘡等相關疾病。在其組成中,當歸是一個重要的成分,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因痔瘡引起的腫脹和疼痛。當歸的含有揮發油、樹脂和多種有效成分,能夠幫助修復受損組織,提升局部抗炎能力,減少炎症反應。此外,當歸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肛周血流,幫助改善滯留的血液問題,防止痔瘡惡化。中醫認為,痔瘡的形成與氣血不暢有關,而當歸正是補充和調理氣血的良藥,因此在貼痔乳香膏中加入當歸,有助於改善症狀,快速緩解不適,促進康復。綜合以上因素,當歸成為貼痔乳香膏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貼痔乳香膏」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痔」,針對痔瘡腫痛、出血或潰瘍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痔瘡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久坐傷絡所致,而此膏藥外敷可「生肌長肉、止痛」,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瘡口癒合,緩解局部疼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分析

方中六味藥均「等分」,配合外用製膏,各藥協同作用如下:

  • 黃連、黃柏:苦寒燥濕、清熱解毒,針對痔瘡濕熱膿腫之核心病機。
  • 白及、白蘞: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促進瘡面修復,防止出血。
  • 當歸:活血養血,改善局部氣血瘀滯,配合乳香增強止痛效果。
  • 茱萸(應為山茱萸或吳茱萸):若為山茱萸可斂瘡固脫;若為吳茱萸則能散寒止痛,調節肛門氣血。

2. 製膏工藝作用

  • 香油(麻油):為基底,具潤燥、解毒特性,助藥物滲透。
  • 柳枝煎煮:柳枝苦寒,清熱活血,煎至「黑為度」取其炭性收澀之力。
  • 黃丹(鉛丹):解毒生肌,與油共熬成膏,強化斂瘡效果。
  • 乳香:關鍵佐藥,活血定痛、去腐生新,直接緩解痔瘡疼痛。

3.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收斂生肌」三重機制:

  1. 治標(急症):黃連、黃柏清局部濕熱;乳香、當歸行氣血而止痛。
  2. 治本(修復):白及、白蘞斂瘡生肌,配合黃丹、香油形成保護膜,促進組織再生。
  3. 載藥透皮:柳枝與香油共煎,增強药物滲透力,直達病所。

4. 配伍特點

  • 寒溫並調:苦寒藥(黃連、黃柏)配伍溫性藥(當歸、乳香、茱萸),避免過於寒涼凝血。
  • 動靜結合:活血藥(乳香、當歸)與收斂藥(白及、白蘞)並用,既消腫又防出血。

總結

「貼痔乳香膏」是典型外用實證方,針對痔瘡濕熱瘀阻之病機,通過局部清熱、活血、生肌的協同作用,快速緩解症狀並促進修復。其製膏工藝亦強化了药效釋放,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茱萸、白及、白蘞、黃連、黃柏、當歸各等分。
生肌長肉止痛。
上用香油四兩,入柳枝三尺四寸長,同煎,柳枝黑為度;入前藥末同煎紫色,用絹濾去滓,再煎數沸;次入黃丹、乳香一二錢,熬成膏,以瓦瓶盛藏。
用少許貼瘡上。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只適用於外痔,內痔患者不宜使用。
  2. 使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如有發熱、頭痛、腹痛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