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酒

Sanxian win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17%
脾經 17%
膀胱經 16%
小腸經 8%
胃經 8%
心經 8%
肝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1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仙酒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種福堂公選良方》、《串雅外編》及《良朋彙集經驗神方》等古籍記載,三仙酒雖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但其主旨皆在於溫補陽氣,調和氣血。綜合分析,其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1. 溫腎助陽,補益精氣:

《串雅外編》明確指出,三仙酒「治腎虛精冷之症」。此症多因腎陽不足,精氣虛衰所致,臨牀表現為性功能減退、畏寒肢冷等。三仙酒中的龍眼肉、桂花等藥材,皆具溫補腎陽、益精填髓之效,能有效改善腎虛精冷之症。

2. 調和氣血,溫經散寒:

《種福堂公選良方》提及以火酒浸泡藥材,酒性辛熱,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功。結合《良朋彙集經驗神方》中的「三仙酒」配方,包含黃耆、白芍、桂枝,可見其調和氣血,溫通經脈之用意。黃耆補氣升陽,白芍養血柔肝,桂枝溫通經脈,三者合用,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經脈瘀滯所致的種種問題。

3. 固攝精關,止遺澀汗: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所載,雖未明確指出三仙酒的具體功效,但其所錄之「白龍湯」治男子遺精、女子夢交、自汗等症,以及治自汗的相關方劑,皆與固攝精關、收斂止汗有關。而三仙酒中,黃耆具有固表止汗之效,可推測三仙酒亦有類似功效,能輔助改善遺精、自汗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三仙酒之治療原理,主要在於通過溫補陽氣、調和氣血,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溫補腎陽,益精填髓:**藥物中的龍眼肉等,性味甘溫,歸腎經,能補益腎精,溫壯腎陽,從而改善腎虛精冷之症。
  • **溫通經脈,活血散寒:**酒的辛熱之性,配合桂枝等溫陽散寒之藥,可溫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經絡瘀滯。
  • **補氣固表,收斂止汗:**黃耆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之功,可提升機體正氣,增強衛外功能,從而改善自汗、盜汗等症狀。

總體而言,三仙酒通過多種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溫陽補腎、調和氣血、固攝精關之目的,適用於腎陽不足、氣血虛弱、精關不固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荔枝核(燒存性)3錢,小茴香錢半,川楝肉錢半。
上為末,酒調。
入鹽少許,熱服。再以蔥湯催汗出為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劑量控制

    • 藥酒的使用需控制劑量,過量服用可能導致不適,如腹瀉或噁心。
  2. 個別體質

    • 對於體質較寒涼或容易上火的人,應適量減少川楝子或酒的使用,以免產生相反效果。
  3. 過敏反應

    • 使用前需確認對成分無過敏反應,尤其是對荔枝核或茴香。
  4. 喝酒習慣

    • 此藥酒含有酒精,對於不便飲酒者(如孕婦或過量飲酒之人)應避免使用。
  5. 醫療意見

    • 使用三仙酒前建議諮詢中醫師或藥師,以確保適合自身的健康狀況。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腰痛纖維肌痛症全身酸痛四肢感到疼痛夜間多夢腰膝軟弱無力遺精陰部感到寒冷尿道炎前列腺增生下背部疼痛腰骶痛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三仙酒,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荔枝核(燒存性)3錢,小茴香錢半,川楝肉錢半。 主治:疝。

三仙酒,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 三仙酒(《仙拈集》卷三。)出處:《仙拈集》卷三。組成:圓眼肉1斤,桂花蕊4兩,沙糖8兩。主治:安神悅顔。 。 主治:安神悅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