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痛散

HAN T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脾經 22%
肝經 22%
胃經 11%
心經 10%
膀胱經 10%
大腸經 1%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寒痛散方劑中加入荔枝核,主要基於其溫經止痛的功效。

荔枝核性溫,味苦甘,歸心、肝經。其藥性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入侵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關節疼痛等症狀,荔枝核能起到溫經散寒、驅除寒邪的作用,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此外,荔枝核還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導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寒痛散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寒痛散多用於治療寒邪客於中焦,導致的脘腹冷痛、腹痛拒按、嘔吐泄瀉等症狀。茴香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理氣止痛: 茴香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腹部脹痛、腸鳴、便祕等症狀。寒痛散中加入茴香,不僅可以溫中散寒,還可以理氣止痛,達到治療寒痛的綜合效果。

寒痛散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止痛: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能。其辛溫之性可溫暖經脈,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尤其適用於寒凝血瘀、疼痛劇烈者。
  2. 理氣止痛:吳茱萸還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吳茱萸可以起到溫經散寒、理氣止痛的雙重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寒痛散」

中藥方劑「寒痛散」的主要成分包括荔枝核、茴香和吳茱萸,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主治疝氣腹痛。

荔枝核

荔枝核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具有溫脾益氣、補腎固精、止瀉止痢、消腫止痛等功效。荔枝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腹瀉、痢疾、遺精、陽痿、早洩、小便頻數等症。

茴香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吳茱萸

吳茱萸性熱味苦,入肝、脾、胃三經。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中藥方劑「寒痛散」的功效

中藥方劑「寒痛散」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主治疝氣腹痛。疝氣是一種疼痛性疾病,是指腹腔或骨盆腔內容物通過人體的薄弱部位或缺損處進入另一個腔或組織間隙,導致疼痛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寒痛散」的主要成分包括荔枝核、茴香和吳茱萸,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主治疝氣腹痛。

傳統服藥法


荔枝核(炮焦)1兩,小茴香(炒)1兩,吳茱萸1錢。
上為末。
每服2錢,好酒入鹽少許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寒痛散性溫,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寒痛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寒痛散有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寒痛散,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荔枝核(炮焦)1兩,小茴香(炒)1兩,吳茱萸1錢。 主治:疝氣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