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回生丹

解毒回生丹

JIE DU HUI SHE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胃經 20%
肺經 19%
脾經 13%
肝經 12%
膽經 5%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腎經 2%
心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解毒回生丹中加入綠豆,主要基於其解毒功效。綠豆性寒,味甘,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綠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皁角苷、綠豆蛋白等物質能與毒素結合,促進其排出體外。同時,綠豆還能清熱解毒,緩解毒素引起的發熱、炎症等症狀,起到保護肝臟、解毒回生的作用。

解毒回生丹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解毒、調和諸藥之效。 方劑中常加入甘草,可緩和藥性,減輕毒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並能協調各藥材功效,發揮最佳療效。

二、 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人體抵抗力。 中毒後,人體往往元氣大傷,甘草能起到補益脾氣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機體恢復。

解毒回生丹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性味苦寒,歸肺、心、小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外感熱病、癰腫瘡毒、喉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連翹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在解毒回生丹的組成中加入連翹,可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幫助機體抵抗外邪入侵,促進機體康復。

解毒回生丹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效。對於外感熱毒,熱病煩渴,以及由毒物引起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天花粉能有效緩解。
  2. 利水消腫: 天花粉還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在解毒回生丹中,天花粉可配合其他藥物,協同發揮解毒利水的功效,幫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

解毒回生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性善清熱解毒,能瀉火除熱,尤其擅長清肺熱、胃熱、腸熱。對於熱毒蘊結,導致的各種症狀,如高熱、口渴、煩躁、便祕等,黃芩都能有效緩解。

二、抗菌消炎: 黃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對於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黃芩在解毒回生丹中起到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解毒回生丹中添加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救治昏迷: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因其氣味芳香,能刺激嗅覺神經,並可透過血液循環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達到救治昏迷的效果。
  2. 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之效。對於中毒引起的氣血瘀阻、疼痛等症狀,麝香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解毒回生丹中加入麝香,可有效提升其救治昏迷、解毒止痛的功效。

「解毒回生丹」方劑中加入金箔,其目的並非直接解毒或回生,而是基於傳統中醫的理論:

  1. 金屬入肺,金箔入肺可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金屬入肺,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金箔微細,易於被人體吸收,可清熱解毒,緩解因中毒而引起的發熱、咳嗽等症狀。
  2. 金箔可引導藥性,增強藥效: 金箔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可將其他藥材的藥性引導至病竈,並增強藥效。例如,與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搭配,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毒素,達到解毒回生的效果。

「解毒回生丹」方劑中包含硃砂,原因主要有二:

一、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因毒素侵犯心神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心悸不安等症狀,可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有助於患者恢復意識。

二、解毒化瘀: 硃砂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化解毒素在體內的瘀積,促進毒素排出,減輕毒素對身體的傷害。同時,硃砂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因毒素入侵導致的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解毒回生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解毒特性。在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解毒藥物,能夠對抗體內的毒素,特別是對某些重金屬及毒藥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雄黃的成分含有硫化物,這使其具備抗菌和抗毒的功能,對某些毒性物質有抑制作用。

此外,雄黃在古代被廣泛使用於治療各種中毒和感染,並且其辛辣、燥熱的性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出有害物質。在解毒回生丹的組成中,雄黃的作用不僅限於解毒,還能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調和其它藥材,達到恢復生機的目的。因此,雄黃在解毒回生丹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解毒回生丹」方劑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其解毒回生的藥理作用。

山慈菇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其毒性較強,但經過炮製處理後,可有效降低毒性,並提升其藥效。

在解毒回生丹中,山慈菇主要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高熱、昏迷、中毒、瘡瘍腫毒等。其解毒功效可清除體內毒素,而回生之效則可救治危重病症,使其恢復生機。

「解毒回生丹」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白扁豆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化濕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侵襲導致的發熱、口渴、腹瀉等症狀,白扁豆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2. 健脾利濕: 白扁豆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同時也能利濕消腫,有助於去除體內濕氣,恢復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機體恢復。

因此,白扁豆在「解毒回生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藥效,促進患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解毒回生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妊娠誤食毒藥」(如消石、巴豆、砒霜、烏頭附子等)或「毒物」(如野菌、無名草藥酒、病死牲畜等),導致毒傷胎元、血下不止,甚則牙關緊閉、身熱神昏如癲癇狀。其機理在於毒邪內攻,擾亂氣血,損傷心脾,故以清熱解毒、護心醒神為要。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解毒清熱核心

    • 黑小豆、綠豆、生甘草:三味合用為解毒基礎。黑豆利水下氣,綠豆清暑熱解百毒,甘草緩急和中,兼解藥食之毒。煎濃汁為基,既能滌盪毒邪,又可護胃生津。
    • 連翹、黃芩、天花粉:連翹瀉火散結,黃芩清上焦熱,天花粉生津消腫,協同解毒並防熱毒傷陰。
  2. 辟穢開竅

    • 麝香、雄黃、辰砂、金箔:麝香通關利竅,雄黃辟穢解毒,辰砂鎮心安神,金箔重鎮護心。此類藥性峻猛但用量謹慎,專為毒邪攻心、神昏竅閉而設。
  3. 健脾滲濕

    • 白扁豆、山慈姑:扁豆健脾化濕,防毒邪困脾;山慈姑解毒散結,兼能消癰腫。此二味針對毒物滯留中焦、濕熱內蘊之病機。
  4. 劑型設計

    • 蜜丸金衣:煉蜜為丸緩和藥性,金箔為衣增強鎮心之效;服時再以原汁送服,加強藥力速達病所。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清解為主,攻補兼施」為原則:

  • 解毒:黑綠豆、甘草直解藥毒;雄黃、山慈姑祛腐穢之毒。
  • 護心:辰砂、金箔安定心神,防毒邪內擾心包。
  • 導邪外出:透過通利(麝香)、滲濕(扁豆)、下泄(後加大黃)等途徑,使毒從二便或汗液排出。

病例佐證:毒發七孔出血時,以本方急救後,再加大黃通腑瀉毒,終以粥養胃氣、十全大補湯調補氣血,體現「先攻後補」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黑小豆1升,綠豆1升,生甘草2兩,連翹1兩,天花粉1兩,黃芩1兩,麝香2分,金箔20張,辰砂5錢,雄黃5錢,山慈姑1兩,白扁豆(去皮)2兩。
清熱解毒。
先將黑、綠二豆同甘草煎取濃汁1升,次將連翹、天花粉、扁豆、黃芩、山慈姑、雄黃、辰砂、麝香共研極細末,即用前汁加煉蜜為丸,每丸重2錢5分,外用金箔為衣。
臨服再用煎汁1碗,調溫化服。
中毒余至英溪醫一宦家婦,其妾用銀罐內黑汁置飯內毒其嫡妻,飯後即不能語,口齒耳目出血,危在須臾,其夫邀余診治,左寸脈緊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連服三丸,目能動,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語狀,而淚流兩頰,余意藥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症。仍於前方加大黃三錢,作一湯與之恣飲,夜半腹痛,下如黃漿,如豆汁,如豬肝成片結塊者鬥許。蓋幸其毒置飯中,故可下而救也。隨以黑小豆、扁豆、綠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調養之。後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銀花,紫花地丁十餘劑而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出血傾向、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患者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癲癇牙齒緊閉口張不開癡呆智能低下昏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解毒回生丹,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黑小豆1升,綠豆1升,生甘草2兩,連翹1兩,天花粉1兩,黃芩1兩,麝香2分,金箔20張,辰砂5錢,雄黃5錢,山慈菇1兩,白扁豆(去皮)2兩。 主治:清熱解毒。主治:妊娠誤食毒藥,如消石、巴豆、砒霜、烏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無名草藥釀酒,病死牛羊雞豚等,內則傷胎氣,血下不止,甚則牙閉口噤,身熱汗出,心神昏冒,狀類癲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