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喉散

潤喉散

RUN HO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22%
肝經 13%
脾經 11%
心經 10%
腎經 7%
三焦經 6%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喉散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其能開宣肺氣,利咽喉,對於因風寒或燥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排膿消腫: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的作用。對於因咽喉發炎、化膿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桔梗能促進膿液排出,消退腫脹,緩解疼痛。

因此,潤喉散中加入桔梗,能有效改善咽喉不適,達到清熱利咽、排膿消腫的效果。

潤喉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咽喉炎症: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咽喉的炎症,並改善因炎症引起的疼痛、腫脹、乾燥等不適。
  2. 增強藥效: 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能減輕其他藥材的苦寒之性,使藥物更易於服用,同時也更利於藥效的發揮。

因此,甘草在潤喉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緩解咽喉炎症,又能調和藥性,增強藥效。

潤喉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咽喉疼痛、乾澀或發炎等症狀。其配方中包含多種草藥,其中一種成分為「紫河車」。紫河車在中醫學中指的是胎盤,具有滋補強身、養血安神的功效。在潤喉散中使用紫河車,主要是取其滋陰潤燥、益氣養血的作用,對於因虛火上炎或肺腎陰虛導致的咽喉不適有良好的療效。

根據中醫理論,咽喉疾病往往與肺、腎兩臟的功能失調有關。紫河車能夠滋補肺腎之陰,從根本上改善咽喉問題。同時,紫河車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喉部組織修復,對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均有輔助治療效果。不過,由於紫河車來源特殊,使用時應注意選擇正規途徑取得的產品,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有效。

潤喉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功效。咽喉疼痛,多與肝氣鬱結、氣血不通有關。香附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緩解咽喉疼痛。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香附亦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消除咽喉炎症,緩解腫痛。

總之,香附在潤喉散中能疏肝理氣、清熱解毒,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有效緩解咽喉不適。

潤喉散方劑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百藥煎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潤喉散清熱利咽、潤燥止咳的功效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增強藥效: 百藥煎中含有多種中藥材,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其藥性與潤喉散其他藥材相互作用,可增強藥效,起到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氣郁夜熱,咽乾硬塞」,意指因氣機鬱滯、陰分受損所致的夜間發熱,並伴有咽喉乾燥、緊硬堵塞感。此證多見於情志不遂、肝氣鬱結,久而化熱傷陰,上灼咽喉。方名「潤喉」點明其核心在於緩解咽喉乾硬,而「散」則提示其劑型(散劑)與散鬱之效。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桔梗(2錢半)

    • 功效:宣肺利咽,開提氣機。
    • 作用:為「舟楫之藥」,能載藥上行至咽喉,破除咽喉氣鬱壅塞,緩解硬塞感。
  2. 粉草(即甘草,1錢)

    • 功效: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 作用:與桔梗相配(如甘桔湯),增強利咽止痛之效;其甘緩特性可緩解咽喉乾燥不適。
  3. 紫河車(4錢,此指蚤休/重樓)

    •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作用:針對氣鬱化熱所致之咽喉腫痛,清熱以解夜熱,散結以通咽喉硬塞。
  4. 香附子(3錢)

    • 功效:疏肝解鬱,理氣寬中。
    • 作用:直擊「氣鬱」病機,調暢肝氣,防止氣滯進一步化火,間接緩解咽乾夜熱。
  5. 百藥煎(1錢半,五倍子發酵製成品)

    • 功效:生津潤燥,收斂降火。
    • 作用:滋潤咽喉乾硬,其收斂之性可抑鬱熱上衝,並固護陰液。

組方邏輯推理

  1. 標本兼治

    • 治標:桔梗、粉草、紫河車直接利咽止痛、清熱消腫,緩解咽喉局部症狀。
    • 治本:香附子疏解氣鬱,百藥煎滋潤降火,調節氣機與陰液平衡,改善夜熱咽乾。
  2. 升降並用

    • :桔梗宣散上浮,開鬱結之氣。
    • :百藥煎收斂降火,防熱上擾。
  3. 潤散結合

    • :百藥煎、甘草生津潤燥。
    • :香附、紫河車散氣鬱、散結熱。

此方以「散鬱熱、潤咽喉」為核心,從肝肺氣機調理入手,兼顧局部與整體,體現中醫「咽喉屬關節,氣鬱則閉」的辨治思路。

傳統服藥法


桔梗2錢半,粉草1錢,紫河車4錢,香附子3錢,百藥煎1錢半。
上為細末。
敷口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適合氣鬱夜熱、咽乾硬塞的患者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潤喉散, 出處:《丹溪治法心要》卷六。 組成:桔梗2錢半,粉草1錢,紫河車4錢,香附子3錢,百藥煎1錢半。 主治:氣鬱夜熱,咽乾硬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