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萬寶丹]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在中醫中,水銀用於清除體內毒素,對於由濕熱或毒邪引起的病症有顯著效果。水銀能夠迅速改善病症,但因其毒性強,使用時需謹慎。在[萬寶丹]中,水銀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提升療效。
萬寶丹中含有密陀僧,其主要原因有二:
- 燥濕止癢:密陀僧性寒,味甘,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對於一些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能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止痛。而萬寶丹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密陀僧的加入可以增強此功效。
- 收斂生肌:密陀僧還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對於一些外傷、潰瘍等,可以幫助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這對於一些伴隨皮膚損傷的疾病,如濕疹、皮炎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萬寶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萬寶丹中可能因其他藥材偏於滋潤,加入白礬以平衡藥性,防止藥效過於溫燥。
- 收斂止血:白礬能收斂止血,對於一些出血症狀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萬寶丹可能用於治療一些伴有出血的疾病,加入白礬可以起到收斂止血的效果。
萬寶丹中加入鹽,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引藥入肝: 鹽性鹹,入肝經,可引導藥力直達肝臟,增強藥效。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負責代謝、解毒等功能,萬寶丹中的其他藥材需要通過肝臟作用才能發揮療效,加入鹽可以促進藥物吸收和代謝,提高藥效。
- 制酸止痛: 鹽可以中和胃酸,緩解胃痛和消化不良。萬寶丹中的部分藥材性寒,可能刺激胃部,加入鹽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胃部造成損傷。
萬寶丹中含有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苦,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對於因濕熱內蘊、腸胃積滯、便祕等症所致的腹脹、腹痛、大便祕結等,芒硝可清熱瀉火,潤腸通便,緩解症狀。
- 清熱解毒:芒硝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瘡瘍腫毒等病症。在萬寶丹中,芒硝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促進疾病恢復。
萬寶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 驅蟲殺蟲: 雄黃性溫燥,具毒性,可驅除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古籍記載,雄黃可「殺蟲辟邪」,因此在古代常被用於驅除蟲害。
- 解毒消腫: 雄黃亦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治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在萬寶丹中,雄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解毒消腫的功效。
然而,雄黃有毒性,需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現代醫學已有多種驅蟲、解毒藥物,使用中藥時應諮詢專業醫師。
中藥方劑[萬寶丹]的組成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解毒安神的作用。在中醫中,硃砂常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病症,如心神不安、高熱等。它能夠有效安撫心神,清除體內毒素。在[萬寶丹]中,硃砂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安神效果,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萬寶丹主治功效分析
萬寶丹,古籍中又名「純陽丹」,其配伍組成的確獨特,綜觀《滇南本草》與《靈藥祕方》之記載,可推知其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 《滇南本草》:「救一切百病,藥到病安,其效如神。」 蘭茂雖以誇飾之詞讚揚萬寶丹,但可見其在古代被視為能廣泛治療疾病的良藥。
- 《靈藥祕方》:「端治臌膈等症。」 此處明確點出萬寶丹的主治方向,即「臌膈」,也就是現代醫學中的腹脹、腹水等症狀。此外,《靈藥祕方》中亦提及可用於治療婦人玉門腫痛或下膀胱手足不能動等病症,可見其應用範圍之廣泛。
治療原理:
萬寶丹的組成成分,雖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深層的藥理作用,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水銀、白礬、雄黃等藥物皆具清熱解毒之效,且能殺蟲止癢。水銀性寒,可清熱;白礬性寒,能解毒消腫;雄黃性溫,能解毒殺蟲。此三者合用,對於體內邪熱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亦可針對瘡瘍、疥癬等皮膚病竈。
化痰止咳,平喘定驚: 密陀僧具有化痰止咳之功,古籍亦有記載其能平喘定驚。此藥可舒緩肺氣壅滯,使呼吸順暢。
清熱利濕,軟堅散結: 鹽與芒硝皆具清熱利濕之功,可助體內水液代謝,改善水腫、脹滿等症狀。芒硝尚能軟堅散結,對於腹腔內之腫塊、積聚具有一定的化解作用。
安神定志,醒腦開智: 磽砂具安神定志之效,可安定心神,改善因疾病引起的精神不振、煩躁等症狀。
綜合效應: 萬寶丹的配伍並非單純地將藥物堆疊,而是將各種不同功效的藥物相互配合,產生協同作用。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化痰止咳、安神定志之效相互協調,共同作用於機體,使氣血流通,邪氣得解,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對臌脹的治療分析:
萬寶丹主治「臌膈」,即腹脹、腹水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 利水消腫: 鹽、芒硝等藥物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出滯留的水液,從而緩解腹脹、腹水等症狀。
- 軟堅散結: 芒硝等藥物能軟化腹腔內的積聚,促進腫塊的消散,改善腹脹、腹部腫塊等症狀。
- 清熱解毒: 清除體內邪熱毒素,亦可減輕因炎症反應引起的腹脹不適。
總結:
萬寶丹的配伍組方嚴謹,融合多種功效藥物,其治療原理主要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化痰止咳、安神定志。其主治「臌膈」等症,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唸的思維。惟此方所用藥物多為峻猛之品,必須遵從醫囑,審慎使用。
傳統服藥法
水銀1兩,密陀僧1兩,白礬1兩,食鹽(炒)1兩,火消1兩,明雄黃5錢,朱砂5錢,滁州青瓷器(打碎研細)2兩。初服3分5釐,用雄鼠糞煎湯送下;以後只用竹青煎湯,微加薑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萬寶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遵醫囑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萬寶丹, 出處:《靈藥秘方》卷下。 組成:水銀1兩,密陀僧1兩,白礬1兩,食鹽(炒)1兩,火消1兩,明雄黃5錢,朱砂5錢,滁州青瓷器(打碎研細)2兩。 主治:臌脹膈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