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腐靈藥

QU FU LI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肝經 14%
胃經 13%
腎經 12%
脾經 11%
大腸經 10%
心經 9%
小腸經 5%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去腐靈藥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腐爛或潰爛的病症。其中水銀的加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高度的抗菌及消炎特性。水銀在古代被認為能夠驅除邪氣,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潰爛的病變有明顯的療效。

然而,水銀的使用在現代醫學中已引起廣泛的關注與爭議,因其對人體具有高度毒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引發神經系統的損害。因此,儘管水銀在傳統中藥中被視為有效成分,但在當前的醫療體系中,已不再推薦使用。

總結來說,去腐靈藥中包含水銀是基於其傳統療效的考量,但隨著科學發展與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水銀使用的限制與反思,使得這一成分的應用受到質疑。使用時應謹慎,並考慮更安全的替代療法。

「去腐靈藥」中加入芒硝,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項特性: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膿腫、腐肉等病症,芒硝能清熱解毒,消散瘀積,促進傷口癒合。
  2. 引藥下行、引濕外出: 芒硝具有引藥下行、引濕外出的作用。在「去腐靈藥」中,芒硝可將其他藥物引導至患處,並將體內濕熱邪氣引出體外,加速病症的消退。

因此,芒硝在「去腐靈藥」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引藥下行、引濕外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去腐靈藥」方劑中加入「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毒: 鹽具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可以抑制腐敗細菌的生長,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古人發現鹽可以防止食物腐敗,因此在傷口處理上也應用此原理。
  2. 收斂止血: 鹽能使蛋白質凝固,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以有效止住傷口出血,並減少組織滲出,有利於傷口修復。

因此,鹽在「去腐靈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清除腐肉、殺滅細菌、止血收斂,促進傷口癒合。

「去腐靈藥」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收斂止腐: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能有效收斂傷口,抑制細菌生長,減少腐敗物質產生,達到止腐生肌之效。

2. 解毒消腫: 白礬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減輕傷口周圍的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白礬在「去腐靈藥」方劑中發揮了重要的收斂止腐、解毒消腫作用,有助於治療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去腐靈藥是一種常用於中醫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腐爛、潰爍和皮膚病症。其組成成分之一的硃砂,主要因其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而被納入方劑中。

硃砂,亦稱硃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汩,具有清火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它被認為可以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特別適合用於因熱毒引起的腐爛傷口或皮膚病症。此外,硃砂在臨牀上還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癒合,這對於有潰爛或腐爛情況的病人尤為重要。

由於去腐靈藥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腐壞組織,因此含有硃砂的方劑可以在協助排毒的同時,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健康組織的生長,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因此,硃砂的存在對於去腐靈藥的整體效果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去腐靈藥」中包含雄黃,主要源於其強烈的抗菌、抗炎及解毒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肺、肝經,具有殺蟲、解毒、燥濕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三硫化二砷,具有很強的抗菌、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消除腐敗物質。

此外,雄黃亦具解毒功效,可治療蛇蟲咬傷、癰腫瘡毒等。在去腐靈藥中,雄黃可有效去除傷口腐肉,促進傷口癒合,並預防感染。

去腐靈藥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腐爛、潰爛及帶有毒性的病症。其含有砒霜的成分,這在現代醫學看來可能讓人感到驚訝,然而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砒霜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首先,砒霜的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具備強烈的抗菌和治療腐爛的效果,能有效清除體內的病變組織,促進傷口癒合。其次,在中醫理論中,砒霜被認為具有“解毒”的特性,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抑制病變的擴散。

然而,砒霜的使用需要謹慎,因為其具有劇毒,過量則會對腎臟和肝臟造成損害。因此,去腐靈藥在臨牀中應用時,需遵循醫師的指導,確保安全和有效。這也反映了中醫在使用某些藥物時的復雜性與深入性,即使是毒性成分也可以在特定的情況和劑量下發揮療效。

「去腐靈藥」方劑中包含硼砂,主要原因在於其抗菌消炎收斂止血的作用。

硼砂具有較強的抗菌能力,可抑制細菌生長,進而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此外,其收斂作用能使血管收縮,減少滲出,達到止血的效果。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可直接內服,需遵照醫師指示使用,以避免藥物過量而導致中毒。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是以水銀、芒硝、鹽、白礬、硃砂、雄黃、砒霜、硼砂等八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

組成介紹:

  • 芒硝:味苦鹹,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 硃砂:味甘、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 雄黃:味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 砒霜:味辛、甘,大毒,歸肺、脾、腎經。具有驅蟲殺蟲、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可治療蟲積腹痛、水腫脹滿、驚癇痰火等症狀。但由於砒霜毒性劇烈,使用不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白礬:味酸、澀,性寒,歸肺、胃、脾、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 硼砂:味甘鹹,性寒,歸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總結: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的主要成分是水銀、芒硝、鹽、白礬、硃砂、雄黃、砒霜、硼砂。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但由於其中部分成分有毒,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水銀1兩,火消2兩,食鹽3錢,枯礬3錢(3味炒燥),朱砂8錢,雄黃3錢,白砒3錢,硼砂3錢(一加硇砂3錢)。
發背未破,加花粉;已破、加乳香、沒藥;疔瘡初起,加蟾酥;腫毒,加鵝管石,醋調敷;爛瘡,加黑附子;囊癰爛,加貝母;瘰癧破,加發灰、皂角、白及,水調敷;疳瘡,加滑石;魚口,加
去腐。
上為末,入泥固罐內,蓋盞封口,架三釘上,砌百眼爐,先底火2寸,點香1支,中火1枝,頂火1枝,隨以水擦盞勿住,香畢去火,次日取升上者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毒性較大,使用時需慎重,不可擅自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去腐靈藥, 出處:《外科大成》卷一。 組成: 去腐靈藥(《外科大成》卷一。)出處:《外科大成》卷一。組成:水銀1兩,火消2兩,食鹽3錢,枯礬3錢(3味炒燥),朱砂8錢,雄黃3錢,白砒3錢,硼砂3錢(一加硇砂3錢)。主治:去腐。 。 主治:去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