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腐靈藥

QU FU LI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5%
肺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1%
胃經 10%
心經 10%
大腸經 9%
小腸經 6%
三焦經 4%
膀胱經 1%
腎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是以水銀、芒硝、鹽、白礬、硃砂、雄黃、砒霜、硼砂等八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

組成介紹:

  • 芒硝:味苦鹹,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 硃砂:味甘、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 雄黃:味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 砒霜:味辛、甘,大毒,歸肺、脾、腎經。具有驅蟲殺蟲、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可治療蟲積腹痛、水腫脹滿、驚癇痰火等症狀。但由於砒霜毒性劇烈,使用不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白礬:味酸、澀,性寒,歸肺、胃、脾、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 硼砂:味甘鹹,性寒,歸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總結:

中藥方劑「 去腐靈藥 」的主要成分是水銀、芒硝、鹽、白礬、硃砂、雄黃、砒霜、硼砂。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但由於其中部分成分有毒,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水銀1兩,火消2兩,食鹽3錢,枯礬3錢(3味炒燥),朱砂8錢,雄黃3錢,白砒3錢,硼砂3錢(一加硇砂3錢)。
發背未破,加花粉;已破、加乳香、沒藥;疔瘡初起,加蟾酥;腫毒,加鵝管石,醋調敷;爛瘡,加黑附子;囊癰爛,加貝母;瘰癧破,加發灰、皂角、白及,水調敷;疳瘡,加滑石;魚口,加
去腐。
上為末,入泥固罐內,蓋盞封口,架三釘上,砌百眼爐,先底火2寸,點香1支,中火1枝,頂火1枝,隨以水擦盞勿住,香畢去火,次日取升上者用。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水銀、芒硝、鹽、白礬、硃砂、雄黃、砒霜、硼砂組成。水銀、芒硝、鹽、白礬均有拔毒生肌、消腫止痛之功效;硃砂、雄黃、砒霜、硼砂均有毒性,可殺滅癰疽內的致病菌,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毒性較大,使用時需慎重,不可擅自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去腐靈藥, 出處:《外科大成》卷一。 組成: 去腐靈藥(《外科大成》卷一。)出處:《外科大成》卷一。組成:水銀1兩,火消2兩,食鹽3錢,枯礬3錢(3味炒燥),朱砂8錢,雄黃3錢,白砒3錢,硼砂3錢(一加硇砂3錢)。主治:去腐。 。 主治:去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