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丹

八味丹

BA WE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6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17%
心經 14%
脾經 14%
腎經 13%
膀胱經 8%
胃經 6%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味丹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中包含蜈蚣這一成分。蜈蚣在中醫學中被視為一味具有特殊療效的藥材,主要因其性溫、味辛,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之功效。八味丹通常用於治療因風邪侵襲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痲風、癱瘓、肢體麻木不仁等症狀。

蜈蚣入藥,能夠增強方劑中的祛風解痺作用,對於改善神經系統相關病症有一定幫助。尤其對於中風後遺症、關節疼痛或因風濕所引起的病痛,蜈蚣的加入可以加強藥力,促進患者康復。然而,由於蜈蚣含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過量導致不良反應。因此,在八味丹的配伍中,蜈蚣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及藥物間相互制約的原則,既發揮其獨特療效,又確保了藥物使用的安全性。

八味丹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經活絡,祛風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八味丹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筋骨麻木、肢體麻痺等症,而全蠍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和麻木,起到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
  2. 息風止痙,定驚安神: 全蠍能息風止痙,定驚安神,對於因風邪入體或肝風內動引起的抽搐、驚癇等症狀,全蠍能夠起到鎮靜安神、平息痙攣的作用。八味丹中加入全蠍,有助於加強其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麻木等病症的療效。

八味丹方劑中,穿山甲的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八味丹中,穿山甲可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 通經下乳,利水消腫: 穿山甲亦有通經下乳、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一些因氣血瘀滯導致的乳汁不通、水腫等症狀,穿山甲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穿山甲在八味丹中的作用是輔助性的,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療效。

八味丹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在八味丹中,硃砂與其他藥材如遠志、茯苓等配合使用,有助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
  2. 潛陽抑火: 硃砂亦有潛陽抑火的作用,能夠抑制心火過旺,避免心火上炎導致的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在八味丹中,硃砂與其他藥材如黃連、黃芩等配合使用,可有效控制心火,維持心神安定。

然而,硃砂含有汞,長期服用可能會產生毒性,因此需嚴格控制劑量,並遵醫囑使用。

八味丹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八味丹多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而乳香可以改善血流通暢,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輔助藥物發揮更佳療效。
  2. 行氣止痛: 乳香亦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八味丹中包含多種活血化瘀藥,配合乳香,能更有效地緩解心血管疾病帶來的疼痛。

因此,乳香的加入,不僅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還能緩解疼痛,對於八味丹的整體療效起到重要作用。

八味丹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八味丹中常含有其他熱性藥物,如川芎、白芷等,冰片可起到平衡藥性、降低燥熱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陰。
  2. 通竅開竅,醒神止痛: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以通鼻竅、開耳竅,對於頭風、鼻塞、耳鳴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八味丹常用於治療頭面部疼痛、風寒感冒等症狀,冰片的加入可以增強其通竅開竅的效果,提高療效。

八味丹為一方傳統中醫處方,其組成成分中包含文蛤,此種選用與中醫藥理論及臨床應用密不可分。根據中醫學說,文蛤性寒、味甘鹹,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效。在八味丹的配方裡,文蛤主要發揮其清熱利濕、滋陰潛陽的功效,特別適合治療因虛火上炎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等。此外,由於文蛤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對於調節人體內環境、增強免疫力亦有幫助。八味丹通過各藥材之間的相輔相成,達到了治療疾病的目的,而文蛤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突顯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思想,也彰顯了傳統中醫藥學對於自然物質利用的智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味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有頭疽」及「爛皮疔、卸肉疔」等瘡瘍重症,特指腐爛雖止,但「新腐未分」(壞死組織與新生組織混雜)、「根盤堅硬」(基底硬結未消)、「毒化緩慢」(邪毒未盡)之階段。此類病症屬中醫「癰疽」範疇,因熱毒壅滯、氣血瘀阻,需拔毒祛腐以除壞死組織,同時攻堅散結以消基底硬腫,方能促生新肌。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拔毒祛腐

    • 雄黃、朱砂:辛溫有毒,直攻腐肉惡血,殺蟲解毒,為傳統拔毒要藥。
    • 文蛤(煅用):收濕斂瘡,輔助清除瘡面濕濁分泌物。
  2. 攻堅散結

    • 炙穿山甲:走竄通絡,破血消癥,能軟化堅硬根盤;
    • 乳香:活血定痛,助氣血暢行以散結滯。
  3. 熄風定痛

    • 全蠍、蜈蚣:以蟲藥搜風通絡,止痙止痛,兼解深伏之毒邪。
  4. 清熱開竅

    • 冰片:微寒辛散,透皮引藥,清熱止痛,助諸藥滲透病所。

配伍特點
全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結合礦物藥(雄黃、朱砂)與蟲類藥(蠍、蜈蚣、穿山甲),形成強力拔毒、破瘀、消堅之效。礦物藥直蝕腐肉,蟲藥深入經絡散結,佐以乳香調氣血、冰片引藥透達,協同促使瘡毒外泄、硬結消散。適用於毒邪深伏、瘀腐膠著之頑固瘡瘍,然需密切觀察瘡面變化,新肌漸生即停用,防過傷正氣。

此方體現中醫「去腐生新」之治法邏輯,針對邪盛階段「以攻為主」,後續當依病情轉換為托毒、生肌之劑。

傳統服藥法


蜈蚣3克,全蠍3克,雄黃9克,炙穿山甲9克,朱砂6克,乳香4.5克,冰片0.3克,文蛤18克。
拔毒祛腐,攻堅散結,消腫止痛。
先將需炮製的各藥加工,然後各研細末,攪拌均勻。
用時均勻地摻在傷口上,每日2次,新腐欲脫時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味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八味丹, 出處:《古今名方》引《湖洲潘氏外科臨證經驗》。 組成:蜈蚣3g,全蠍3g,雄黃9g,炙穿山甲9g,朱砂6g,乳香4.5g,冰片0.3g,文蛤18g。 主治:拔毒祛腐,攻堅散結,消腫止痛。主治:有頭疽及爛皮疔、卸肉疔腐爛已止,新腐未分,根盤堅硬,毒化緩慢者。

八味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 八味丹(《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組成:朱砂1兩,磁石1兩,赤石脂1兩,代赭石1兩,人中黃1兩,禹餘糧1兩,乳香1兩,沒藥1兩。主治:補精髓,壯筋骨,益心智,理虛損,明目益睛,安神定驚。 。 主治:補精髓,壯筋骨,益心智,理虛損,明目益睛,安神定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