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補益養血湯
JIA WEI BU YI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方出《劉惠民醫案》,名見《千家妙方》卷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升陽: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生津養血等功效。對於氣虛、脾虛、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乏力、氣短、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黃耆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為補益養血之本。
- 助藥力: 黃耆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它可以起到「引藥上行」、「扶正祛邪」的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補益氣血、滋養臟腑,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中益氣: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之效。方劑旨在補益氣血,而黨參可作為補氣之要藥,為方中之主藥,能提升整體補益效果。
2. 協調藥性: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等藥材,而黨參可協調藥性,避免單味藥過於偏寒或偏熱,使藥效更平和穏定,達到最佳療效。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山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對於脾氣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食慾不振等症狀,山藥能起到補益脾胃、增強氣血的作用,為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提供基礎。
- 健脾固腎: 山藥能健脾固腎,有助於改善脾腎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於一些因脾腎虛弱而引發的疾病,如婦科疾病、腎虛腰痛等,山藥都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營血:白朮性溫燥,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補益養血湯多用滋陰養血之品,白朮可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將補益之氣血輸送到全身,發揮更好的療效。
- 燥濕健脾,防止滋膩生痰:補益養血湯常以滋陰養血之品為主,容易滋膩生痰。白朮可燥濕健脾,祛除脾胃濕氣,防止藥物滋膩壅滯,避免滋生痰濕,維持脾胃運化功能,避免藥物副作用。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考慮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補益養血湯主要用於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等症狀,而茯苓的加入,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 利水滲濕,助補血效果: 茯苓利水滲濕,可以改善脾胃濕困,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補血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補血功效。
- 健脾寧心,穩定心神: 茯苓健脾寧心,可以緩解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使心神安定,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增強補益效果。
因此,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茯苓,可以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更好地補益氣血、改善心脾功能的作用。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和胃,增進食慾: 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胃止嘔的作用。補益養血湯以補益氣血為主,但若脾胃虛弱,氣血難以吸收,則補益效果大打折扣。砂仁的加入有助於理氣和胃,增進食慾,使脾胃運化正常,更利於氣血的吸收利用。
- 溫陽散寒,助藥力: 砂仁性溫,可溫陽散寒,對於一些體質較寒,或因寒邪侵襲導致氣血不足的人羣,砂仁的加入可以幫助溫陽散寒,提高藥效,使補益效果更顯著。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遠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心脾功能,改善氣血運行: 遠志性味甘苦,入心、脾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之功效。其能振奮心脾,改善心脾功能,進而促進氣血生成,使氣血運行更加通暢,達到補益氣血的效果。
- 緩解精神疲乏,提高療效: 補益養血湯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遠志的安神益智作用,能緩解患者精神疲乏,提高睡眠質量,進而增強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補益氣血的療效。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原因如下:
- 安神養心: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虛汗的功效。方中加入酸棗仁,可助於滋養心血,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 緩解焦慮: 酸棗仁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導致的焦慮不安,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促進身心恢復。
「加味補益養血湯」方劑中加入「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強腰,益精填髓: 狗脊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強腰、益精填髓之功效。此方可能用於腎虛腰痛、精血不足、頭暈乏力等症,狗脊能補益腎氣,填精益髓,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 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 狗脊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加強補益的效果。例如,方劑中可能含有補氣血的藥材,狗脊可與之協同作用,更有效地補益腎氣,進而促進氣血生化,達到整體療效。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肝腎,益精血: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補血益氣藥物如黃芪、當歸等相輔相成,增強補益作用,使血氣充盈,改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
- 養陰潤燥,明目: 枸杞子亦有養陰潤燥、明目之效,能緩解因氣血不足引起的目乾澀、視力模糊等問題,與方中其他滋陰養血藥物如熟地黃、白芍等配合,提升整體滋補效果。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 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壯筋骨之效。方劑中可能因患者存在腎虛精虧的情況,菟絲子可填精益髓,改善性功能,同時提升整體氣血生化。
- 固本培元: 菟絲子能固腎氣,防止精氣外泄,提升人體免疫力,進一步達到補益養血的效果。尤其針對患者因腎虛導致的頭暈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狀,菟絲子能起到顯著的緩解作用。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養血: 當歸為補血要藥,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能活血化瘀、補血養血、調經止痛,且兼具潤腸通便之效。此方以當歸為主藥,旨在補益氣血,改善氣血虧虛所致的諸多症狀。
- 配合方劑功效: 加味補益養血湯的整體功效為補益氣血、滋陰養血,而當歸的補血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可增強方劑整體效果,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加味補益養血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丹參性涼,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清心除煩的功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流狀況,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而導致的面色蒼白、肢體麻木、月經不調等症狀。
- 涼血解毒:丹參亦有涼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血液中的熱毒,改善因熱毒導致的皮膚紅腫、口舌生瘡等症狀。在補益養血的過程中,加入丹參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避免因補血過度而導致的燥熱之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補益養血湯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狗脊:補腎、補肺、止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補血養肝。
枸杞: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總結
中藥方劑「 加味補益養血湯 」,主要成分是:黃耆,黨參,山藥,白朮,茯苓,砂仁,遠志,酸棗仁,狗脊,枸杞子,菟蕬子,當歸,丹參, 主治功效是:此病症在中醫古籍中無明確記載。
傳統服藥法
生黃耆15克,黨參15克,山藥31克,白朮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遠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棗仁25克,狗脊(去毛)15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25克,當歸15克,丹參18克。
健脾益氣,養血和血,補腎。
水煎2次,混合,分2次溫服。
白細胞減少症 尹某,女,42歲。於1975年1月28日初診。患者一年前感到頭昏,疲憊,兩腿沈重,乏力、腰酸,食慾不振,半年前發現白血球減少,為3000/mm3,最低時僅為1000/mm3,服用各種升白細胞藥無效,伴肢體麻木,失眠多夢,面色暗黃乏澤,舌淡紅,苔薄白,脈沈細無力,投以加味補益養血湯,服藥10余劑後,症狀逐漸減輕,白細胞已升至6500-7500/mm3。穩定在5000/mm3 以上,恢復工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補益養血湯, 出處:《劉惠民醫案》。 組成:生黃耆15g,黨參15g,山藥31g,白朮15g,茯苓12g,砂仁12g,遠志12g,柏子仁15g,炒酸棗仁25g,狗脊(去毛)15g,枸杞子12g,菟絲子25g,當歸15g,丹參18g。 主治:健脾益氣,養血和血,補腎。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