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胵湯

JI Z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18%
肝經 10%
肺經 9%
小腸經 7%
膀胱經 7%
腎經 7%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雞胵湯

整體功效: 理氣健脾,消食化脹。

主治: 氣鬱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

本方由雞內金、白朮、白芍、柴胡、陳皮、生薑組成。雞內金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化積、健脾益氣的功效;白朮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陳皮味苦、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本方具有理氣健脾、消食化脹的功效,適用於氣鬱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六:「雞胵湯,治氣鬱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方中雞內金,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化積、健脾益氣的功效;白朮、白芍為臣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養血柔肝的功效;柴胡為佐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陳皮為使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生薑為引藥,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健脾、消食化脹之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雞內金4錢(去淨瓦石糟粕,搗碎),於朮3錢,生杭芍4錢,柴胡2錢,廣陳皮2錢,生薑3錢。
若小便時覺熱,且色黃赤者,宜酌加滑石數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雞內金為君藥,具有消食化積、健脾益氣的功效;白朮、白芍為臣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養血柔肝的功效;柴胡為佐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陳皮為使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生薑為引藥,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健脾、消食化脹之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理氣健脾、消食化脹的功效,適用於氣鬱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

相同名稱方劑


雞胵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生雞內金4錢(去淨瓦石糟粕,搗碎),于朮3錢,生杭芍4錢,柴胡2錢,廣陳皮2錢,生薑3錢。 主治:氣鬱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培脾舒肝湯

相似度 66%

善奪湯

相似度 66%

正柴胡飲

相似度 66%

舒鬱全睛丹

相似度 61%

五柴胡飲

相似度 61%

陰分生陽湯

相似度 61%

氣疝飲

相似度 61%

增減逍遙散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