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疏痘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痘疹、皮膚瘙癢等症狀。其中包含硃砂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硃砂,化學成分主要為三氧化二鋅,具有降低體內熱量、改善火氣過旺的效果。對於由於熱毒引起的痘疹,其清熱解毒的特性非常重要。
此外,硃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能夠疏散外邪,協助身體排除毒素。特別是在處理與熱有關的皮膚問題時,硃砂能夠有效減少炎症,促進癒合,從而改善膚質。這也使得疏痘散在臨牀應用上更為廣泛,成為許多皮膚病患者的治療選擇。潤膚及清理體內熱毒的雙重功效,使得硃砂在疏痘散中佔有重要地位。
疏痘散中加入絲瓜蒂,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絲瓜蒂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痘瘡的發病原因多為熱毒蘊結,而絲瓜蒂能清熱解毒,消散鬱熱,並能利濕消腫,減輕痘瘡的紅腫疼痛。
此外,絲瓜蒂還有通乳的功效,對於因熱毒鬱結而引起的乳房腫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疏痘散中加入絲瓜蒂,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痘瘡的消退。
疏痘散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化瘀消腫之效用。
白僵蠶為蠶蛾感染白僵菌後的乾燥蟲體,其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熱毒,消退痘疹;化瘀消腫之效,則可散瘀消腫,止痛止癢。
對於痘瘡初起,症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痘疹初發者,白僵蠶可有效清熱解毒,消退痘疹,減輕病情。
疏痘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散風止癢: 蟬蛻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痘瘡引起的熱毒、瘙癢、紅腫等症狀,幫助痘痘消退。
- 疏通經絡,促進代謝: 蟬蛻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有助於將體內毒素排出,從而改善痘痘的生長環境,預防痘痘復發。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疏痘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證:痘瘡(天花或水痘類發疹性疾病)初期,身體發熱,疹點未透或透發不順。此方針對「熱鬱肌表」之病機,透過清熱、透疹、解毒,助痘疹外發,緩解熱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辰砂(硃砂)
- 性味功效:甘微寒,有毒,歸心經。能清心鎮驚、安神解毒。
- 方解:痘瘡發熱多因熱毒內擾,辰砂清心火、解熱毒,防止熱邪內陷心包,兼鎮靜安神,緩解患兒煩躁。
2. 絲瓜蒂
- 性味功效:苦寒,歸肺、胃經。清熱化痰、解毒透疹。
- 方解:絲瓜蒂輕清上行,助痘毒外透,尤擅解肌表之熱毒,促進疹點發散。
3. 明僵蠶(酒炒)
- 性味功效:辛鹹平,歸肝、肺經。祛風定驚、化痰散結、解毒透疹。
- 方解:僵蠶疏風透邪,酒炒後增強流通之性,能開泄腠理,驅邪外達;兼散結消痘疹瘡腫。
4. 蟬殼(蟬蜕)
- 性味功效:甘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明目退翳。
- 方解:蟬蜕輕揚升散,善解表透疹,尤宜痘疹初起表熱未解,能助痘毒從肌表透發。
輔佐配伍
- 砂糖:甘緩和中,調和藥性,兼顧脾胃。
- 白酒漿:辛溫行散,助藥力宣通,引藥上行外達,加速透疹。
全方治療原理
- 透邪外達:絲瓜蒂、蟬蜕、僵蠶均具輕清上升之性,協同開泄腠理,驅痘毒從表而出。
- 清熱解毒:辰砂清心火、解熱毒,防止熱邪內傳;絲瓜蒂輔助清解肌表鬱熱。
- 風藥助透:僵蠶、蟬蜕屬「風藥」,風能勝濕、疏透鬱閉,改善疹點不暢。
- 藥性配伍:白酒漿行氣活血,砂糖甘緩護中,既防寒涼傷胃,又助藥力散布。
總結:此方以「透表為主,清解為輔」,針對痘瘡初起熱鬱肌表之證,透過疏風透疹、清熱解毒,促使疹發熱退,符合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辰砂1錢,絲瓜蒂3寸7枚,明僵蠶7條(去頭,酒炒),蟬殼7枚(去頭足)。
上為末。
砂糖白酒漿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疏痘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八。 組成:辰砂1錢,絲瓜蒂3寸7枚,明僵蠶7條(去頭,酒炒),蟬殼7枚(去頭足)。 主治:痘瘡身體發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