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蟬砂丸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退翳明目:蟬蛻性涼,入肺經,具清熱解毒、退翳明目之效。蟬蛻能疏散風熱,消退眼部翳膜,對於因風熱上攻、外邪侵襲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 通絡止痛、祛風止癢:蟬蛻亦能通絡止痛,祛風止癢,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蟬蛻在蟬砂丸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退翳明目、通絡止痛、祛風止癢等多重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蟬砂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蟬砂則善於清熱解毒、息風止痙。兩者合用,可增強鎮驚安神之效,適用於驚癇、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
- 化瘀止痛: 硃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微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蟬砂亦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兩者合用,可增強化瘀止痛之效,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蟬砂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要用於「小兒驚熱夜啼」,即幼兒因驚嚇、內熱或心神不寧導致的夜間啼哭不止。古代醫家認為,小兒臟腑嬌嫩,易受外邪驚擾,或陰陽失調而生內熱,致使夜臥不安。本方以鎮驚安神、清熱熄風為核心,針對驚熱擾動心神的病機。
組成與邏輯推理:
蟬退(蟬蛻):
- 性味甘寒,歸肺、肝經,古代用於疏散風熱、熄風止痙、安神定驚。
- 其輕清之性能透發鬱熱,尤擅治小兒驚啼,可能透過鎮靜神經、緩解肌痙來安定心神。
- 去大腳(去除足部)的炮製法,可能意在取其上行頭目、清輕宣透之效。
朱砂:
- 性甘微寒,有毒,但傳統小劑量用於鎮心安神、清心降火。
- 「1字」劑量極輕(約0.3-0.5克),側重其鎮驚作用,抑制心神浮越。
- 與蟬蛻配伍,一鎮一散,共調心神,兼清內熱。
蜂蜜為丸:
- 甘緩和中,既能矯味利於小兒服用,又能潤燥,緩解可能因熱所致的津液耗傷。
- 吮服方式符合古代小兒用藥習慣,緩釋藥效。
治療原理推論:
- 協同作用:蟬蛻疏散風熱、平肝熄風,朱砂重鎮安神,二者一散一斂,共奏清熱鎮驚之效。
- 標本兼顧:驚熱夜啼多因外感風熱或肝風內動,蟬蛻透表清熱治標,朱砂鎮心治本;蜂蜜調和,減緩朱砂毒性。
- 臟腑定位:針對「心肝有熱」的病位,心主神明,肝主驚風,故以清心鎮肝為要。
此方體現古代兒科「簡、輕、效」的用藥思維,以少量金石藥配動物藥,重在調和陰陽而非峻攻,符合小兒「易虛易實」的體質特點。
傳統服藥法
蟬退14枚(全者,去大腳,為末),朱砂1字。
蜜調為丸。
使吮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蟬砂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一。 組成:蟬退14枚(全者,去大腳,爲末),朱砂1字。 主治:小兒驚熱夜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