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漿子丸

TIAN JIANG Z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29%
脾經 17%
膀胱經 17%
胃經 5%
心經 0%
腎經 0%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天漿子丸

天漿子丸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蟬蛻、白僵蠶、防風、硃砂和麝香。

蟬蛻

蟬蛻是蟬的蛻皮,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咳嗽、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皮膚瘙癢、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等症狀。

白僵蠶

白僵蠶是僵蠶的屍體,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硃砂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麝香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主治功效

天漿子丸主要用於治療兒童慢性驚風,發作時間不定。

總結

天漿子丸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蟬蛻、白僵蠶、防風、硃砂和麝香。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兒童慢性驚風,發作時間不定。

傳統服藥法


天漿子14枚(去殼,別搗),芎藭半兩,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炙),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蜣蜋3枚(去翅足,微炙),知母半兩,牛黃1分(細研),人參半兩(去蘆頭),生乾地黃半兩,虻蟲3枚(炒黃),桂心半兩,蠐螬3分(微炒)。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 蟬蛻:具有疏風清熱、化痰止痙的功效。
  • 白僵蠶: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息的功效。
  • 防風:具有疏風解表、止痙的功效。
  • 硃砂:具有鎮驚安神、止血的功效。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四肢抽搐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天漿子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天漿子2-7枚(麸炒令黃,去殼),蟬殼2-7枚(微炙),棘刺3-7枚(微炒),蠶紙2張(燒灰),防風1兩(去蘆頭),朱砂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 主治:小兒慢驚風,發歇不定。

天漿子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天漿子14枚(去殼,别搗),川芎半兩,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炙),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蜣蜋3枚(去翅足,微炙),知母半兩,牛黃1分(細研),人參半兩(去蘆頭),生乾地黃半兩,虻蟲3枚(炒黃),桂心半兩,蠐螬3分(微炒)。 主治:小兒諸癇復發,使斷根源。

天漿子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組成:天漿子7枚(去殼),青黛(研)1分,烏蛇(酒浸,去骨,炙熱)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葶藶(隔紙炒過)半分,龍腦(研)半分,雄黃(研)半分,膩粉半分,白附子(炮)1枚,獨角仙(去翅足,炙)1枚,乾蠍5枚(炒),蟬蛻10枚(去足),蟾酥1分。 主治:殺疳蟲。主治:小兒諸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