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舌膏

正舌膏

ZHENG SHE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3.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16%
心經 15%
脾經 15%
腎經 10%
膽經 6%
膀胱經 6%
胃經 5%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正舌膏方劑中包含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功效。正舌膏主要針對口舌歪斜、言語不清等症狀,而天麻能有效改善因肝風內動、筋脈失調引起的痙攣,使舌頭恢復正常功能。
  2. 活血通絡: 天麻除了祛風止痙外,還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正舌膏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藥,天麻的加入能協同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舌頭運動障礙。

正舌膏方中使用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正舌膏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等症狀,而白僵蠶的祛風止痙作用可以緩解驚癇發作,改善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等症狀。

2. 化痰散結:白僵蠶能化痰散結,改善因痰濁阻滯所致的語言不利,配合其他藥材如僵蠶、全蠍等,共同達到治療正舌的功效。

因此,白僵蠶是正舌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治療小兒驚癇、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正舌膏方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舌頭紅腫、疼痛、潰瘍等症狀。
  2. 止痛消腫:薄荷中的揮發油具有止痛消腫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舌頭疼痛,並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

正舌膏方中薄荷的加入,能有效緩解舌頭炎症,達到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目的。

正舌膏中含有硃砂,主要因其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鎮心安神,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同時,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治療熱毒熾盛、口舌生瘡等病症。

正舌膏主要用於治療口舌生瘡、舌頭腫痛等症狀,而硃砂的鎮驚安神、清熱解毒功效,能有效緩解疼痛、消炎止痛,並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因此,正舌膏中加入硃砂,是為了充分發揮其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正舌膏中含有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開竅醒神:麝香氣味芳香,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癲癇、中風等病症。正舌膏用於治療口舌生瘡、口臭、舌苔厚膩等,也常伴有神志不清、頭暈目眩等症狀,故加入麝香可起到開竅醒神,改善精神狀態的作用。

二、活血化瘀:麝香亦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口舌生瘡、口臭等也與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有關,加入麝香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面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正舌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 小兒風病搐搦(抽筋痙攣)、機關不利(關節活動不靈)、吃乳難下(難以吸吮母乳),甚則不能發聲,推測其病機為 風邪擾動筋脈,或痰熱內擾,導致氣血不暢、經絡失調。古代醫家認為,小兒體質稚嫩,易受外風或內風影響,引發筋脈拘急、語言不利等症。此方以 熄風定驚、開竅通絡 為主,針對風痰壅滯之證。


二、組成藥物之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天麻(明大者)半兩

    • 功效:平肝熄風,通絡止痙。
    • 作用:天麻為「治風聖藥」,善治肝風內動之抽搐、驚癇,尤其適合小兒風病引起的肢體拘急、搖頭弄舌等症。
  2. 白僵蠶(直者,去絲炒)半兩

    • 功效:祛風化痰,解痙散結。
    • 作用:僵蠶能祛外風、熄內風,兼可化痰通絡,針對風痰阻滯經絡所致的言語不利、口眼喎斜。
  3. 大葉薄荷(鄆州者)半兩

    • 功效:疏風散熱,清利頭目。
    • 作用:薄荷輕清上行,助天麻、僵蠶疏散風邪,兼能開竅利咽,緩解吮乳不暢、言語不清。
  4. 上好朱砂(飛研)一分(半入藥,半為衣)

    • 功效:鎮心安神,定驚解毒。
    • 作用:朱砂質重沉降,可鎮攝浮越之風陽,安定神魂,防止小兒驚搐躁動;外為衣者,兼具防腐之效。
  5. 麝香一錢(研)

    • 功效:開竅醒神,活血散結。
    • 作用:麝香芳香走竄,能開閉塞之竅,助諸藥透達經絡,改善語言、吞咽功能。
  6. 腦子(冰片,少許)

    • 功效:通竅散鬱,清熱止痛。
    • 作用:冰片性涼,助薄荷散風熱,兼能醒腦開竅,增強方劑的宣透力。

三、全方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 「熄風化痰、開竅通絡」 為核心:

  • 天麻、僵蠶 為君藥,直接平肝熄風、化痰止痙,針對風痰上壅之病機。
  • 薄荷、冰片 為臣藥,助君藥疏散風熱,清爽頭目,改善氣機不利。
  • 麝香、朱砂 為佐使藥,麝香開竅通閉,朱砂鎮驚安神,二者一動一靜,調和氣血。
  • 蜂蜜為丸 緩和藥性,適合小兒服用;朱砂為衣 兼具鎮定與防腐之效。

全方結合 「祛風、化痰、開竅」 三法,適用於風痰阻絡所致的小兒抽搐、吮乳困難及語言障礙,推測其作用可能通過調節氣血、舒緩筋脈來改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麻(明大者)半兩,白僵蠶(直者,去絲炒)半兩,大葉薄荷(鄆州者)半兩,上好朱砂(飛研)1分(半入藥,半為衣),麝香1錢(研),腦子(少許)。
上除研者外,為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榛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時時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硃砂、麝香,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正舌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一。 組成:天麻(明大者)半兩,白僵蠶(直者,去絲炒)半兩,大葉薄荷(郓州者)半兩,上好朱砂(飛研)1分(半入藥,半爲衣),麝香1錢(研),腦子(少許)。 主治:小兒風病搐搦,機關不利,吃乳難下,至不能發聲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