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定風膏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全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其藥性可有效治療風邪入絡,引起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等症狀,與定風膏主治風邪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症狀相契合。
- 活血化瘀: 全蠍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定風膏的療效。
定風膏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止癢止痛: 薄荷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皮膚炎症、瘙癢、疼痛等症狀,適用於風疹、溼疹、皮膚瘙癢等症。
- 疏風散熱,止汗止癢: 薄荷能疏散風熱,並能止汗止癢,適用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病,如風疹、痱子等,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薄荷在定風膏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皮膚病症狀,並促進康復。
定風膏中含有硃砂,其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平息心火、安定神志,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止癢止痛: 硃砂亦具止癢止痛之效,能抑制皮膚炎症,減輕疼痛感,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然而,硃砂含有汞,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會造成中毒,需謹慎使用,遵醫囑服用。
定風膏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通竅止痛: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有效穿透肌膚,直達病竈,緩解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
二、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供血,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定風膏中加入麝香,能有效發揮其通竅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腫脹、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定風膏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胎癇」,即胎兒在母體中受驚或受食毒影響,出生後出現身熱面青、手足抽搐、牙關緊閉、腰背強直、眼斜目閉、啼哭不止、拒乳等症。此類症狀屬痙攣性疾患,中醫認為與「肝風內動」或「痰熱擾神」相關,推測病因可能為先天稟賦異常或外邪引動內風。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全蠍(去毒,薄荷葉包裹焙製):
- 全蠍為核心藥物,具「息風止痙」之效,主治驚風抽搐。古代醫家認為其走竄之力強,可深入經絡搜風。
- 以薄荷葉包裹後焙製,可能借薄荷辛涼之性緩解全蠍毒性,同時輔助疏風清熱,針對胎癇的「熱象」與「風動」。
朱砂(少許):
- 朱砂性寒,重鎮安神,傳統用於鎮驚定癇。此處微量使用,旨在安定神魂,抑制躁動,符合「癇症多與心神不寧相關」的理論。
麝香(少許):
- 麝香辛香走竄,能開竅醒神、通絡散結。少量加入可助全蠍透達經絡,增強止痙效果,同時化解可能的痰濁瘀滯。
治療原理:
- 息風定驚:全蠍為主藥,直接針對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薄荷輕清宣散,協同平抑風陽。
- 鎮靜安神:朱砂鎮心定志,防止驚嚇引動心神。
- 通竅化痰:麝香開竅,助全蠍透達內外,間接化解潛在痰濁(痼疾久發多夾痰)。
- 給藥設計:以鉤藤煎湯送服,鉤藤本身能清熱平肝、息風止痙,與全蠍相輔相成,強化方劑針對「風」「熱」的病機取向。
綜論:本方結構簡練,以動物藥(全蠍)為主,礦物藥(朱砂)、香藥(麝香)為輔,體現「急則治標」的思路,重在速效止痙。其製法講究(如薄荷裹蠍、蜜丸緩釋),推測為古代針對小兒急症的特殊劑型設計,兼顧藥效與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全蠍(頭尾全者)49個(去毒,每個用生鮮薄荷一葉裹之,用絲縛定,火上焙燥,研為末),朱砂少許,麝香少許。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食遠以鈎藤煎湯研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 服用本品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請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風膏, 出處:《馮氏綿襄·雜症》卷三。 組成:全蠍(頭尾全者)49個(去毒,每個用生鮮薄荷一葉裹之,用絲縛定,火上焙燥,研爲末),朱砂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胎癇。因胎中受驚,或因食毒所感,其候身熱面青,手足搐掣,牙關緊急,腰直身強,睛斜目閉,多啼不乳,頻癒頻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