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麝香犀角丹
SHE XIANG XI JI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三十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1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犀角丹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功效。麝香犀角丹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等症,天麻有助於緩解肝陽上亢、風熱內擾所致的神昏、抽搐等症狀。
- 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天麻與其他藥材如麝香、犀角等協同作用,可增強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等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的目的。
天麻的加入,有助於提升麝香犀角丹的療效,使藥效更為全面,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麝香犀角丹」方劑中加入「白附子」,其用意主要有二:
一、 解毒消腫:白附子味辛、苦,性溫,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解蛇毒、蟲毒,並可散瘀消腫,與方中麝香、犀角的解毒功效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的解毒作用,以治療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
二、 通經活絡:白附子亦能通經活絡,散寒止痛,與方中麝香的開竅活血功效相協同,能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症,如中風、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
麝香犀角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鎮驚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功效。麝香犀角丹主治熱毒內陷,神志昏迷,抽搐痙攣等症,而白僵蠶的清熱解毒、鎮驚止痙作用,有助於緩解這些病症,增強方劑的療效。
- 活血通絡,散瘀消腫: 白僵蠶還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散瘀消腫作用。麝香犀角丹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如麝香、犀角等,白僵蠶的加入可協同這些藥物,加強活血通絡、散瘀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病竈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麝香犀角丹方劑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解毒消腫: 烏梢蛇性溫,味甘,具有活血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配合麝香犀角等藥材,可增強其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效果,尤其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烏梢蛇與麝香犀角等藥材搭配,能互相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烏梢蛇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使藥效更快更有效地發揮。
「麝香犀角丹」的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 傳統觀念: 傳統中醫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開竅等功效,並常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昏迷、熱毒瘡瘍等病症。因此,古方中常將犀角與麝香等藥材配伍,以達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
- 藥性互補: 犀角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善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而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擅長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二者藥性互補,相輔相成,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麝香犀角丹」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方中以麝香、犀角為主,皆屬辛溫之品,易於耗傷心陰,導致心神不寧。硃砂可起到平衡藥性,清心安神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二、 解毒闢穢: 硃砂可解毒闢穢,防止其他藥材毒性過於強烈,並可減少藥物副作用,提高藥效安全性。
麝香犀角丹中包含麝香,其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犀角性寒,味苦、鹹,歸心、肝經,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兩者合用,可增強開竅醒神之效,適用於神志昏迷、中風昏厥等症。
- 通竅止痛: 麝香具有通竅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頭痛、鼻塞、耳聾等症。犀角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引起的疼痛。兩者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麝香犀角丹中麝香的加入,充分發揮了其開竅醒神、通竅止痛的功效,使其成爲治療神志昏迷、中風昏厥、頭痛、鼻塞、耳聾等症的有效方劑。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麝香犀角丹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瘾疹(類似現代之蕁麻疹、皮膚過敏性疹塊),嚴重者皮膚出現如癩(粗糙、脫屑、搔癢難忍)之症狀。其作用機理推測為祛風止癢、清熱解毒、鎮驚安神,適用於風熱或風毒蘊結肌表所致之皮膚病變。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祛風通絡止痙:
- 天麻:平肝息風,通絡止痙,針對風邪內動引起的皮膚搔癢。
- 白附子:祛風痰、逐濕毒,善治風痰上擾及皮膚風癢。
- 白僵蠶(炒):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緩解風熱蘊結之疹塊。
- 烏蛇肉(酒浸焙):祛風通絡、止癢解毒,尤擅治皮膚頑癬、風疹瘙癢。
清熱涼血解毒:
- 犀角(古代用,現多用水牛角代):清熱涼血、解毒定驚,針對熱毒熾盛所致之癮疹紅腫。
- 朱砂(飛):清心鎮驚、安神解毒,輔助犀角清解血分熱毒。
芳香開竅、透疹止癢: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散結,其穿透力助藥性直達病所,透散風毒。
- 冰片(腦):清熱止痛、辛香走竄,增強止癢消腫之效。
劑型與輔助藥:
- 煉蜜為丸:蜂蜜緩和藥性、潤燥解毒,適合小兒服用。
- 金銀薄荷湯送服:金銀花清熱,薄荷疏風散熱,兩者增強透表解鬱、清熱解毒之效。
治療原理總析:
本方以祛風藥為主,搭配清熱涼血、芳香透散之品,形成「外散風邪、內清熱毒」的結構。風邪夾熱侵襲肌表,易致氣血壅滯而發疹,方中天麻、僵蠶等平息內風,烏蛇、白附子祛除外風;犀角、朱砂清血分熱毒,麝香、冰片開竅透疹,使邪有出路。全方共奏祛風止癢、涼血解毒之效,適合風熱毒邪壅盛之癮疹。
傳統服藥法
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白僵蠶(炒)半兩,烏蛇肉(酒浸淨,焙)半兩,犀角1兩,朱砂(飛)1兩,腦1錢,麝1錢。
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10丸,金銀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之功,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犀角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七。 組成: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白僵蠶(炒)半兩,烏蛇肉(酒浸淨,焙)半兩,犀角1兩,朱砂(飛)1兩,腦1錢,麝1錢。 主治:小兒癮疹,甚者如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