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餅子方劑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效。
烏梢蛇性味甘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之功效。其與方中麝香、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藥物配合,可增強通經活絡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此外,烏梢蛇亦能配合方中其他藥物,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從而增強方劑整體療效。
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其 活血化瘀 和 通絡止痛 的功效。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痙定驚 的作用。
其活血化瘀的特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而通絡止痛的功效,則可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因此,全蠍在麝香餅子方劑中,與麝香等藥材配合使用,能起到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的作用,對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麝香餅子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白附子,這具有重要的藥理意義。白附子,又名附子,是一種能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藥材,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滯導致的各類疼痛及其他症狀。在麝香餅子的組方中,白附子的加入能夠增強其療效,幫助調和體內的氣血,從而改善病症。
此外,白附子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與麝香餅子中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可以進一步提高方劑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中醫理論中,麝香餅子多用於治療風痰所致的各種腫塊、頸部不適等問題,白附子的溫陽特性有助於將寒邪驅逐出體外,促進氣血順暢。
綜合來看,白附子在麝香餅子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其藥用特性上,更體現了中醫方劑的整體調和理念,通過各種藥材的結合,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能溫經散寒,化痰止咳。麝香餅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不通、頭痛等症狀,天南星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散寒通竅之效,並有助於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
此外,天南星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幫助改善因風寒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促進疾病的康復。
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止痙,定驚安神: 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疏風止痙、定驚安神的功效。麝香餅子方劑常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癲癇等症狀,白僵蠶有助於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緩解驚厥發作。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白僵蠶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麝香餅子方劑中常加入麝香等活血化瘀藥物,白僵蠶與之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是為了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其主要作用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麝香餅子中包含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效,與乳香搭配,能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等症狀。
麝香餅子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恍惚等症狀。
-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解毒消腫之功效,可治療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等症狀。
在麝香餅子中,硃砂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可發揮其鎮心安神、解毒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麝香餅子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通竅開閉,醒神止痛。對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痰迷心竅等症狀,麝香能快速穿透血腦屏障,直接作用於腦神經,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
- 活血止痛:麝香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麝香,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麝香餅子方劑中加入金箔,其目的主要有二:
一、金箔具有安神定驚之效。古籍記載金箔可鎮心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麝香餅子作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藥物,金箔的加入能緩解因外傷引起的恐懼不安。
二、金箔可提升藥效。金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與滲透,提高藥效。同時,金箔的貴氣也能提升藥丸的珍貴程度,象徵著高品質和療效的提升。
總而言之,麝香餅子中加入金箔,不僅是傳統藥方中的特殊成分,更具有安神定驚和提升藥效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麝香餅子」主治功效分析
麝香餅子,源自古代醫籍,為治療小兒驚風的經典方劑。綜合歷代醫書記載,其主要功效為:息風止痙、化痰開竅、解毒散結、活血通絡,針對小兒驚風之證,展現多重治療作用。
主治病症
歷代醫家對於麝香餅子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病症:
- 小兒驚風:
- 慢驚風: 此為本方的主治重點。《聖濟總錄》、《幼幼新書》、《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楊氏家藏方》皆指出,本方擅治慢驚風,症見「涎塞咽喉」、「神識昏塞」、「時發時省」、「手足搐搦」、「目睛直視」、「頭項反折」、「神情昏困」。
- 急驚風: 《御藥院方》則擴展其應用,可用於治療急驚風,症見「發癇」、「目睛斜視」、「搐搦不定」、「神昏不醒」。
- 驚風之兼症:
- 痰涎壅盛: 方中多味燥濕化痰之藥,可針對驚風時常見的痰涎阻滯。
- 熱證: 《御藥院方》提及「變蒸溫壯不解」,表明本方可輔助治療因發熱引起的驚風。
- 吐瀉後內虛生風: 《楊氏家藏方》指出,本方可治吐瀉後因虛而生風的慢驚,證見「涎潮搐搦」。
- 其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提出,本方「取下胎中所受病,更無諸驚邪熱」,顯示其具備一定的解毒作用,並可用於預防。
- 《御藥院方》還提到本方可治「風癇」、「潮熱瘛瘲」、「口眼偏斜」、「項背強直」、「目睛上視」,顯示其對癲癇樣的症狀也有治療作用。
治療原理
麝香餅子的治療原理,建立在以下藥物的綜合作用之上:
- 息風止痙:
- 烏梢蛇、全蠍、白僵蠶、蜈蚣:皆為息風止痙要藥,可平熄內風,緩解驚風時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 天南星: 具有化痰息風之功,可輔助以上藥物,平定風邪。
- 化痰開竅:
- 天南星、白附子: 均有燥濕化痰之效,可清除體內痰涎,疏通經絡。
- 麝香: 具有開竅醒腦之功,可使神識清醒,緩解神昏之症。
- 解毒散結:
- 全蠍、白附子: 具有解毒散結之效,可清除體內毒邪,消散鬱結。
- 硃砂: 具有解毒之功,可清熱解毒,安神定驚。
- 活血通絡:
- 乳香: 具有活血散瘀之功,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驚風導致的肢體強直、活動受限等症狀。
- 麝香: 具活血通經之效,可加強血液循環,改善體內環境。
- 其他:
- 金箔: 具有補益心肺、養血安神之效,可增強機體正氣,輔助藥效發揮。
方劑總結
綜上所述,麝香餅子以麝香為核心,配伍多味息風止痙、化痰開竅、解毒散結、活血通絡之藥,共奏息風止痙、化痰開竅、解毒散結、活血通絡之效。其不僅能治療小兒驚風之本,更能兼顧其痰、熱、虛等兼症,為治療小兒驚風的經典名方。古籍記載,本方對於因吐瀉後內虛生風的慢驚尤為適用,同時對於急驚風亦有治療價值。
傳統服藥法
全蠍21個(每1個用薄荷2葉束定,先以生薑汁浸軟麻黃,逐個以麻黃纏定,卻蘸薑汁於慢火上炙,令麻黃黃色,又蘸薑汁炙,如此3遍,焙乾),乳香(別研)3錢,朱砂(別研)3錢,雄黃(別研)3錢,白花蛇(酒浸,取肉,焙乾)3錢,天南星(炮製,入生薑汁內浸1宿,切,焙乾)3錢,烏蛇(酒浸取肉,焙乾)3錢,白僵蠶(炒去絲嘴)3錢,附子1個(去皮臍尖,取末)3錢,麝香半錢(別研)。
上為細末,次入研者藥和勻,別用天南星末1兩,調生薑汁煮糊,與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餅子,略見日色,陰乾。
每服1餅子,煎荊芥湯化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餅子,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烏梢蛇1對(酒浸1宿,取肉),蠍梢半兩,白附子1兩(炮),天南星1兩(炮),白僵蠶1兩(炒去絲嘴),乳香半兩(研),朱砂1兩(研,水飛),天漿子49個(去殼),麝香1錢(研),金箔10片。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弔眼撮口,搐搦不定,壯熱困重。
麝香餅子,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渙方。 組成:川烏頭(炮去皮臍)半兩,天南星(炮)半兩,乾蠍梢半兩,白花蛇(酒浸1宿,去皮骨,焙乾)半兩,乾赤頭蜈蚣2條(酒浸酥,炙黃)以上并搗,羅爲細末,次用:朱砂(細研,水飛)1分,鐵粉1分,乳香1分,牛黃(并細研)1分,好真麝香半兩(另研)。 主治:慢驚,因吐痢生風,及心肺中風。小兒吐瀉之後,脾虛生風,目睛斜視,背脊強硬,手足瘈瘲,及心肺中風,昏塞不省。
麝香餅子,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組成:全蠍21個(每1個用薄荷2葉束定,先以生薑汁浸軟麻黃,逐個以麻黃纏定,卻蘸薑汁于慢火上炙,令麻黃黃色,又蘸薑汁炙,如此3遍,焙乾),乳香(别研)3錢,朱砂(别研)3錢,雄黃(别研)3錢,白花蛇(酒浸,取肉,焙乾)3錢,天南星(炮制,入生薑汁內浸1宿,切,焙乾)3錢,烏蛇(酒浸取肉,焙乾)3錢,白僵蠶(炒去絲嘴)3錢,附子1個(去皮臍尖,取末)3錢,麝香半錢(别研)。 主治:小兒吐瀉之後,內虛生風,已成慢驚,涎潮搐搦,頭項反折,神情昏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