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蟬蠶散中包含蟬蛻,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 疏風止痙: 蟬蛻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痙止搐之效。蟬蛻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痙,適用於小兒高熱、驚厥、抽搐等症。
- 透疹退熱: 蟬蛻能透發麻疹,對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發熱不退者,與其他清熱解毒藥配合使用,能促進疹出,退熱消腫。
因此,蟬蛻在蟬蠶散中,起到疏風止痙、透疹退熱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治療小兒熱病、疹出不暢等病症。
蟬蠶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蟬蠶散以白僵蠶為君藥,旨在治療風邪入絡、筋脈拘急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
- 疏散風熱:白僵蠶能疏散風熱,並能清熱解毒。蟬蠶散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並輔助治療風熱上擾、頭昏目眩、咽喉腫痛等症狀。
總之,白僵蠶在蟬蠶散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既能祛風止痙,又能疏散風熱,是治療風熱痰阻、筋脈拘急等症狀的重要藥物。
蟬蠶散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鎮痙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痙止痛的功效。蟬蠶散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症狀,全蠍可有效抑制痙攣,緩解疼痛,並起到清熱解毒的輔助作用。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全蠍亦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炎症消退。蟬蠶散中加入全蠍,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蟬蠶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蟬蠶散主治小兒發熱,症見煩躁不安,口渴多飲,小便不利,舌苔白膩等,這些症狀往往與體內濕熱內蘊有關。茯苓可以利水滲濕,祛除體內濕熱,緩解小兒的發熱症狀。
- 健脾益氣:茯苓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的功能,幫助消化吸收,改善小兒的營養狀況,提高抵抗力,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蟬蠶散中加入鉤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平肝:鉤藤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蟬蠶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高熱抽搐等症,鉤藤可有效清熱降火,平息肝陽上亢,抑制驚厥發作。
- 疏通經絡:鉤藤入肝經,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蟬蠶散中其他藥物如蟬蛻、蠶蛻等,亦具通經活絡之效。鉤藤的加入,可增強通絡作用,促進藥物有效成分更好地到達病竈,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鉤藤在蟬蠶散中起到清熱平肝、疏通經絡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蟬蠶散中包含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蟬蠶散主治小兒驚癇、夜啼、煩躁不安等症,硃砂可清熱解毒,鎮定心神,緩解患兒症狀。
- 鎮心安神,熄風止痙:硃砂具有鎮心安神、熄風止痙之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蟬蠶散中的其他藥物,如蟬蛻、殭蠶等,也具有鎮驚安神、熄風止痙之效,與硃砂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蟬蠶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撮口」證候,為新生兒或嬰幼兒常見之危重病症,屬中醫「臍風」(類似現代破傷風)範疇。其典型症狀包括:
- 口唇肌肉攣急:如「聚口皺面」「舌強唇青」「不能飲乳」,因風邪阻絡,經脈拘急所致。
- 氣機壅塞:如「氣息喘急」「啼聲不出」,乃風痰內閉,肺氣不宣。
- 肝風內動:見「腹脹青筋」「攣急引痛」,屬風邪引動肝風,經脈拘攣。
- 熱擾心神:面黃赤、朱砂之用,暗示兼有熱毒或驚風之象。
此證多因產後風邪乘虛入侵臍部,化熱生風,或胎中積熱引動肝風,病情危急,故方劑以息風止痙為主,佐以化痰開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方劑組成與配伍
君藥:
- 蟬蛻(去嘴腳,炙):甘寒,輕清透散,善祛風解痙,《本草綱目》載其治「小兒噤風天吊」,長於緩解喉嚨痙攣。
- 僵蠶(去絲嘴,焙):咸辛平,息風化痰,解痙散結,《本草求真》稱其「治小兒驚癇夜啼」,能通絡開喉閉。
- 全蠍(炙,去毒):辛平有毒,搜風通絡、熄風鎮痙,專治驚風抽搐,與蟬、蠶協力破風毒之結。
臣藥:
- 釣藤鈎(鉤藤):甘微寒,清熱平肝、息風止痙,針對肝風內動之筋脈拘急。
- 朱砂:甘微寒,鎮心安神、清熱解毒,防風痰上擾神明致驚。
佐使藥:
- 茯苓:甘淡平,滲濕健脾,杜絕生痰之源,兼安神。
- 竹瀝(送服):甘寒滑利,清熱化痰、開竅通絡,助藥力直達病所。
2. 治療機理
- 息風解痙為主:蟬蛻、僵蠶、全蠍三藥皆為蟲類,性善走竄,直入經絡,破除風痰閉阻,緩解肌肉痙攣,尤其針對「撮口」之喉舌緊閉。
- 化痰開竅為輔:竹瀝化痰通絡,茯苓健脾滲濕,共消痰濁內生之弊;朱砂鎮驚,防風動生驚。
- 平肝清熱為佐:鉤藤清肝息風,治標兼顧本(肝主風),與蟬蛻協力透熱外出。
3. 整體思路
此方以「祛風—化痰—鎮驚」為核心,針對風邪挾痰、閉塞喉絡之病機,通過蟲藥急攻緩解危急症狀(如窒息風險),輔以安神健脾防止傳變,體現中醫「急則治標」之則。
總結:蟬蠶散為小兒風痰閉痙之急救方,透過蟲類藥協同攻痙,結合竹瀝速效開閉,適用於風邪內襲、痰熱壅滯之實證,體現「以動制動」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蟬蛻(去嘴腳,炙)4個,僵蠶(去絲嘴,焙)4條,全蠍(炙,去毒)1錢,茯苓5分,釣藤鈎1錢,朱砂少許。
上為末。
每服1錢,竹瀝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蟬蠶散, 出處:《醫林篡要》卷九。 組成:蟬蛻(去嘴腳,炙)4個,僵蠶(去絲嘴,焙)4條,全蠍(炙,去毒)1錢,茯苓5分,釣藤鉤1錢,朱砂少許。 主治:小兒撮口,面目黃赤,舌強唇青,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聚口皺面,不能飲乳;甚者腹脹青筋,攣急引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