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琥珀珍珠散中加入全蠍,主要源於其毒性與功效的雙重作用:
- 毒性: 全蠍性溫,有毒,能引毒外出,解毒消腫。琥珀珍珠散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如口瘡、咽喉腫痛等,全蠍的毒性可引導熱毒向外發散,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 功效: 全蠍善於通經活絡,能祛風止痛,對於由風熱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全蠍能疏散風熱,促進血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因此,全蠍在琥珀珍珠散中扮演著引毒外出、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的重要角色。
琥珀珍珠散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化痰止咳: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之效。琥珀珍珠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咳嗽,白僵蠶可助其清熱化痰,改善咳嗽症狀。
- 息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可清熱息風,對於痰熱引起的驚厥、抽搐等症狀,白僵蠶亦有輔助治療作用,配合琥珀、珍珠等藥物,可更有效地鎮靜安神,平息痙攣。
琥珀珍珠散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硃砂可以起到安神定志、鎮靜止痙的作用。
-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琥珀珍珠散中加入硃砂,旨在利用其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琥珀珍珠散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利用輕粉的瀉下功效。輕粉性寒,味苦,能瀉熱通便,並具有解毒作用。
方劑中加入輕粉,主要針對因熱毒內蘊而導致的便祕、腹脹、口苦等症狀。輕粉能瀉熱解毒,使積熱下降,通暢大便,緩解便祕,並可改善口苦等症狀。
然而,輕粉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應遵醫囑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琥珀珍珠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嬰孩驚風」,古代驚風多指小兒因風、熱、痰、驚等因素引發的抽搐、意識障礙等證候,屬急症範疇。傳統方劑配伍注重鎮驚安神、清熱通淋,兼顧活血化瘀,反映古代醫家對驚風病機「熱擾心神、痰瘀阻絡」的認識。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核心藥物:鎮驚安神
- 琥珀:甘平,入心肝膀胱經,鎮驚安神、活血利水,善治驚風癲癇。
- 珍珠:甘鹼寒,清心肝之熱而安魂魄,治驚搐煩躁,為傳統小兒驚風要藥。
- 朱砂(減半):重鎮安神,清心火,但因毒性古今用量謹慎。
推理:三藥協同直折肝風內動,安定神魂,針對驚風核心病機。
2. 輔助藥物:清熱通淋
- 滑石、海金沙、石韋:均性寒利水通淋,導心肝之火從小便出,體現「治驚先治熱」思路。
- 甘草節:清熱解毒,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推理:驚風多伴熱邪熾盛,通淋藥使邪有出路,防熱結生痰。
3. 活血化瘀與疏鬱
- 鬱金:辛散苦降,活血行氣解鬱,助琥珀散瘀,兼清心熱。
- 王不留行、當歸:活血通經,當歸養血以防耗傷陰血。
推理:驚風日久易瘀阻絡脈,活血藥助通絡止痙,兼顧小兒「肝常有餘」體質。
4. 引經與給藥方式
- 淡竹葉、燈心湯送服:竹葉清心除煩,燈心草輕清降火,強化利水導熱之效。
原理:此二藥為引,將全方藥力導向心肝經,符合「上病下治」思維。
綜合治療原理
此方以「鎮驚安神為主,清熱通淋為輔,兼顧活血」為框架:
- 急則治標:琥珀、珍珠、朱砂直接鎮靜熄風,控制抽搐。
- 標本兼治:通淋藥清熱以防驚風復作,活血藥疏通經絡氣血,防痰瘀互結。
- 給藥設計:選細末劑型適應嬰孩服藥困難,燈心湯送服強化清心之效。
適用推測:可能用於熱證驚風(如高熱驚厥)或輕度癲癇,體現「驚風多從熱化」的古代兒科治療特色。
傳統服藥法
琥珀、珍珠、鬱金、王不留行、當歸、滑石、海金沙、石韋、甘草節各等分,朱砂減半。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淡竹葉、燈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琥珀珍珠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組成:全蠍、僵蠶、朱砂、輕粉各等分。 主治:嬰孩驚風。
琥珀珍珠散,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六。 組成:琥珀、珍珠、鬱金、王不留行、當歸、滑石、海金沙、石韋、甘草節各等分,朱砂減半。 主治:小便渾濁淋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