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中湯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草果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內阻引起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嘔吐腹瀉等症狀,草果能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
此外,草果還具有行氣化濕的功效,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消化不良。因此,在安中湯中加入草果,有助於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安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安中湯主治脾胃虛弱、氣滯血瘀,陳皮可助藥物理氣消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的症狀。
- 和胃降逆:陳皮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陳皮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安中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止逆。安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逆嘔吐等症,生薑的溫暖之性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機運行,達到止嘔的效果。
- 和解表裏: 生薑還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可以與安中湯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和解表裏,緩解因寒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
總之,生薑在安中湯中起著溫中止嘔、和解表裏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安中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 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安中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高良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有效緩解寒邪對脾胃的侵襲,改善脾胃功能。
- 行氣止痛: 高良薑辛散溫通,可行氣止痛。安中湯中加入高良薑,可幫助溫陽化氣,通暢氣血,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安中湯中加入高良薑,可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安中湯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智,寧心安神: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智,寧心安神的功效。安中湯以溫補脾腎為核心,益智仁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方劑整體治療方向相符。
- 改善脾腎虛弱所致的腹瀉:益智仁可固澀止瀉,能改善脾腎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瀉,而安中湯亦有固澀止瀉之效,益智仁的加入可加強此功效,更能有效治療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問題。
安中湯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莪朮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安中湯主治胸腹脹滿、疼痛,而莪朮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有助於改善患者症狀。
- 消積化瘀: 莪朮還有消積化瘀的功效,能促進消化,改善食積引起的胸腹脹滿、疼痛。安中湯常用於治療積滯內阻、氣血瘀滯引起的各種症狀,而莪朮的消積化瘀作用能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安中湯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瘀消積:三稜性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瘀之效。安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而三稜的破瘀消積作用可以幫助消解積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 行氣止痛:三稜還有行氣止痛之效,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胸悶等症狀。安中湯中常配伍理氣止痛藥物,如香附、陳皮等,三稜的加入可以增強其行氣止痛的作用,使療效更加顯著。
安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安中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起到平衡藥性、使藥力協調的作用,避免單一藥材過於猛烈,造成負面影響。
-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備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等功效。在安中湯中,甘草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安中益氣、補虛固本的療效,有助於緩解心悸、氣短、乏力等症狀。
安中湯中加入神麴,主要是針對其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的功效。
神麴為麥芽經過發酵後的產物,性溫味甘,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安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胸悶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神麴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從而增強體質,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達到安中養心之效。
安中湯中加入大麥,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和胃: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效。安中湯多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腹脹等症,大麥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 利水消腫:大麥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安中湯中常配伍其他利水藥物,如茯苓、白朮等,以達到利水消腫、改善水腫之目的。
總而言之,大麥在安中湯中,既能健脾和胃,又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提升藥效,達到治療脾胃虛弱、食少腹脹等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中湯」
安中湯是傳統中醫的經典方劑之一,主要由草果、陳皮、生薑、高良薑、益智仁、莪朮、三稜、甘草、神麴、大麥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溫裡溫中、健脾和胃、止嘔化痰、行氣活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草果:味辛,性溫。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
陳皮:味苦、辛,性溫。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
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
高良薑:味辛,性溫。具有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的功效。
益智仁:味甘,性溫。具有補陽、溫裡溫中、調經、補腎的功效。
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消食化積的功效。
三稜: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神麴:味甘,性溫。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益氣的功效。
大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的功效。
安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安中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其主要功效與作用如下:
溫裡溫中:安中湯中的草果、陳皮、生薑、高良薑、益智仁等藥材具有溫裡溫中的功效,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
健脾和胃:安中湯中的甘草、神麴、大麥等藥材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健運脾胃,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止嘔化痰:安中湯中的陳皮、生薑、高良薑、益智仁等藥材具有止嘔化痰的功效,可以抑制嘔吐反射,化解痰液,緩解嘔吐、咳痰等症狀。
行氣活血:安中湯中的莪朮、三稜等藥材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以疏通氣血,活血化瘀,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泄瀉等症狀。
總結:
安中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其主要功效與作用包括溫裡溫中、健脾和胃、止嘔化痰、行氣活血等。安中湯的組成藥材各具功效,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從而有效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3錢,當歸2錢,黨參2錢,炙甘草1錢,陳皮1錢,砂仁1錢,麥芽1錢,生薑7片,大棗5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中湯, 出處:《産孕集》卷下。 組成:白朮3錢,當歸2錢,黨參2錢,炙甘草1錢,陳皮1錢,砂仁1錢,麥芽1錢,生薑7片,大棗5枚。 主治:産後泄瀉。
安中湯,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黃芩1兩,當歸2兩,川芎2兩,人參2兩,乾地黃2兩,甘草3兩,芍藥3兩,生薑6兩,麥門冬1升,五味子5合,大棗35枚,大麻仁5合。 主治:婦人曾傷五月胎者。
安中湯, 出處:《百一》卷二。 組成:草果仁1兩1分,陳皮(去白)1兩1分,川薑(炮)1兩1分,良薑1兩1分,益智仁1兩1分,蓬莪朮(炮)1兩1分,京三棱(炮)1兩1分,甘草(炙)1兩1分,神曲(炒)3分,麥糵(炒)3分。 主治:脾胃一切疾。
安中湯, 出處:《感證輯要》卷四。 組成:白茯苓3錢,廣陳皮1錢(米炒),豬苓2錢,飛滑石3錢,香豉2錢(炒),乾石斛3錢,川連6分(吳茱萸2分炒),黑梔皮2錢(薑汁炒),西瓜翠衣5錢,淡竹葉5錢,枇杷葉5片(去毛)。 主治:霍亂轉關後,手足冷,惡熱渴飲,嘔瀉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