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桂枝3錢,芍藥3錢,人參2錢,茯苓2錢,甘草1錢。
加生薑、大棗,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白芍、人參、茯苓、甘草,益氣健脾,和胃止嘔。
桂枝、白芍,辛甘微溫,入肝、脾、肺經,有發汗解肌、調和營衛、和營止痛之功。
人參、茯苓,甘淡微溫,入脾、肺經,有補脾益氣、寧心安神、利水滲濕之功。
甘草,甘平,入脾、肺、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功。
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汗、吐、下後,胃虛而噦,怫鬱面赤之證候下使用。
相關疾病
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參苓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桂枝3錢,芍藥3錢,人參2錢,茯苓2錢,甘草1錢。 主治:汗、吐、下後,胃虛而噦,怫鬱面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