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增進食慾: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開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身體乏力者,人參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改善食慾,提高食慾。
- 補益精氣,強壯體魄: 人參具有補益精氣的作用,可以滋養臟腑,提升人體免疫力,使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對於體虛乏力、精氣不足者,人參可以補充精氣,提高體質,改善身體狀況。
總之,開胃填精湯中加入人參,旨在通過補氣健脾和補益精氣,達到開胃填精、強壯體魄的功效。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有助於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食慾,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此外,白朮還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改善因脾虛濕困導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進而促進精氣的生成和吸收,達到填精的效果。
因此,白朮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同時也能促進精氣生成,達到「開胃填精」的效果,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益精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精氣不足,熟地黃能補益精血,提高人體營養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
- 溫腎壯陽:熟地黃亦有溫腎壯陽的功效,能促進腎精的生成與充盈,對於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昏眼花等症狀有改善作用。腎精充足,則脾胃功能健旺,自然能夠改善食慾,促進營養吸收。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生津,健脾開胃: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津液不足所致的食慾不振、口乾舌燥等症狀,麥門冬能滋陰生津,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達到開胃的效果。
- 填精益髓,緩解虛損: 麥門冬還具有益精填髓的作用,能滋養腎陰,緩解因腎陰虛導致的精氣虧損、頭昏眼花、腰膝酸軟等症狀。對於因精氣不足而影響食慾的患者,麥門冬能填精益髓,改善體質,從而間接促進食慾。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固精: 山茱萸性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腎氣不足所致的食慾不振、精氣虧虛等症狀,山茱萸能起到填精補虛、開胃健脾的作用。
- 收斂固澀: 山茱萸味酸澀,能收斂固澀,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進一步促進食慾恢復。
因此,在「開胃填精湯」中加入山茱萸,能起到補腎固精、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精氣虧虛等問題,從而達到開胃填精、增進食慾的效果。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收斂固精: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固腎精、止遺精,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填補精氣,增強體質。
- 益氣生津:五味子能益氣生津,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所致的口乾舌燥、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五味子還能滋養心脾,使氣血運行通暢,進一步促進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因此,五味子在「開胃填精湯」中,扮演著收斂固精、益氣生津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因腎虛、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達到開胃填精之功效。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 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精氣不足的患者,巴戟天能起到溫補腎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從而改善食慾,增強體力。
- 利水消腫: 巴戟天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進一步促進脾胃運化,增強食慾。
總而言之,巴戟天在「開胃填精湯」中,既能補腎益精,又能利水消腫,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精氣不足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開胃: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若脾胃虛弱,則飲食不化,導致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增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開胃進食。
- 滋補精氣: 茯苓還具有補益精氣的作用,能益氣補虛,填精益髓。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精氣虧虛則會導致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症狀。茯苓能滋補精氣,改善體虛狀態,有助於提高人體抵抗力。
因此,「開胃填精湯」中加入茯苓,能同時達到健脾開胃、滋補精氣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
「開胃填精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開胃,助消化: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肉荳蔻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
- 溫腎填精,補益氣血: 肉荳蔻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腎虛精虧、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等症狀,肉荳蔻可溫補腎陽,填補精氣,改善體質。
因此,肉荳蔻在「開胃填精湯」中,既可開胃助消化,又可溫腎填精,達到補虛益氣、強壯身體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開胃填精湯」主治房勞過度、精血虧損所致虛勞證,其病機核心在於「腎精耗竭,脾胃失養」。古代醫家描述此症為「入房縱欲,不知保澀」,長期縱欲導致腎精虧虛,無法化生氣血,進而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下肢痿弱等一派精血不足之象。腎精虧虛則髓海空虛,故見腿搖膝細;「皮聚毛落」為肺腎兩虛(肺主皮毛,腎主髮);盜汗淋漓乃陰虛內熱逼津外泄。此方透過「開胃氣」以復後天之本,「填精」以補先天之虧,雙管齊下治其本。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補氣健運中焦(治標急)
- 人參、白朮、茯苓:此三藥構成「四君子湯」骨架(缺甘草),直補脾氣,針對「不能任勞、難起床席」之氣虛證。白朮用量達五錢,側重健脾燥濕以助運化,解決精虧兼脾弱之納差問題。
- 肉豆蔻:溫澀大腸,止瀉固脫,防止精微外泄。古人認為縱欲者易「大腸滑脫」,用此藥兼顧腸道功能。
滋陰填精固腎(治本虛)
- 熟地黃(一兩):重劑填補腎精,針對「形體瘦削、兩足乏力」之精血枯涸,與山茱萸形成「地黃—山萸」結構,源自「六味地黃丸」思路。
- 山茱萸、五味子:酸收固澀,斂汗止遺。山茱萸補肝腎之精,五味子斂肺腎之氣,共治盜汗、遺精等漏脫之證。
益氣生津助陽(防壅滯)
- 麥冬:潤肺胃之陰,平衡人參、白朮之溫燥,亦助熟地滋陰。
- 巴戟天(一兩):溫而不燥,補腎陽而不傷陰,從「陽中求陰」促精血化生。此為關鍵——純陰膩補易滯脾胃,巴戟天兼顧腎陽,助氣化而行藥力。
【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暗合「精血互生」「脾腎同治」之理。腎精虧極者,單用滋膩填補反礙脾胃,故以人參、白朮先行開胃,確保後天能納藥;熟地、山茱萸等直補下焦,搭配巴戟天啟動腎陽氣化,使陰精得陽氣推動而內充。全方標本兼顧,補而不滯,契合「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經典治法。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白朮5錢,熟地1兩,麥冬3錢,山茱萸3錢,北五味1錢,巴戟天1兩,茯苓3錢,肉豆蔻1枚。
開胃氣,進飲食,生精神。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開胃填精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人參3錢,白朮5錢,熟地1兩,麥冬3錢,山茱萸3錢,北五味1錢,巴戟天1兩,茯苓3錢,肉豆蔻1枚。 主治:開胃氣,進飲食,生精神。主治:入房縱欲,不知保澀,以致形體瘦削,面色痿黃,兩足乏力,膝細腿搖,皮聚毛落,不能任勞,難起床席,盜汗淋漓,此損精而成癆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