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健脾陽和膏

JIA JIAN JIAN PI YANG HE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2%
肺經 20%
心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5%
三焦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健脾陽和膏 」,主要成分是:黨參,白朮,茯苓,枇杷葉,陳皮,厚朴,木香,草荳蔻,桔梗,蒼朮,紫蘇葉, 主治功效是:「男」在中醫古代文字中的含義為「陽」。

「陽」在中醫理論中,是指人體內部的一種能量,它具有溫熱、活躍、生髮等特徵,與「陰」相對。

「陽」與「陰」是中醫理論中的兩個基本概念,它們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人體的生理、病理活動。

「陽」的具體表現有:

  • 體溫高、脈搏快、呼吸急促。
  • 精神亢奮、容易發怒。
  • 面色紅潤、口乾舌燥。
  • 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 肢體發熱、盜汗。

「陽」的不足或亢盛,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 「陽」不足,則會出現怕冷、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少言懶動、大便溏瀉、小便清長等症狀。
  • 「陽」亢盛,則會出現發熱、口渴、心煩、失眠、大便祕結、小便黃赤等症狀。

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調整「陽」的平衡,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黨參: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木香: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草荳蔻: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總體而言,中藥方劑「 加減健脾陽和膏 」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平喘、安胎、止血等功效,適用於各種「陽」虛證,如脾胃虛弱、水腫、咳喘、血崩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黨參2兩,於朮1兩5錢(炒),茯苓2兩(研),枇杷葉2兩(制,去毛),陳皮1兩5錢,厚朴1兩5錢(薑制),木香1兩(研),草豆蔻1兩5錢(研),三仙4兩(炒黃),桔梗1兩5錢,蒼朮1兩5錢(炒),紫蘇葉1兩5錢。
健脾化濕。
上以水煮透,去滓,再熬濃。加煉蜜為膏。
每用4錢,白水沖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健脾益氣的黨參、白朮、茯苓,理氣和胃的陳皮、厚朴、木香,降逆止嘔的草荳蔻、桔梗,以及芳香化濁的蒼朮、紫蘇葉等中藥組成。方中黨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陳皮、厚朴、木香理氣和胃,草荳蔻、桔梗降逆止嘔,蒼朮、紫蘇葉芳香化濁,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理氣降逆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健脾陽和膏,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 加減健脾陽和膏(《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黨參2兩,于朮1兩5錢(炒),茯苓2兩(研),枇杷葉2兩(制,去毛),陳皮1兩5錢,厚朴1兩5錢(薑制),木香1兩(研),草豆蔻1兩5錢(研),三仙4兩(炒黃),桔梗1兩5錢,蒼朮1兩5錢(炒),紫蘇葉1兩5錢。主治:健脾化濕。 。 主治:健脾化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