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薑黃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薑黃湯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加入防風可增強解表散寒之力,緩解表寒引起的症狀。
- 協調薑黃之性: 薑黃性溫,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但其溫燥之性容易傷陰,加入防風可中和薑黃的燥性,使其更加平和,避免過度溫燥而耗傷津液。
因此,防風在薑黃湯中起着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藥物更能安全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薑黃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風濕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不利等症狀。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了獨活這一藥材。獨活味苦、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袪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在臨床應用上,獨活常被用來治療風濕痹痛,特別是下肢關節疼痛、腰膝酸軟等病症。
薑黃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是取其袪風除濕的作用,能夠幫助改善由外感風寒或風濕侵襲導致的肢體疼痛。獨活能夠深入腠理,袪除深層的風濕之邪,並通過其通絡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與薑黃等其他藥材配合使用時,可以增強整體療效,使藥力更加全面地發揮,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獨活還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對預防風濕性疾病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在薑黃湯中加入獨活,對於改善患者症狀、促進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薑黃湯方劑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薑黃驅寒止痛: 薑黃性溫,善於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但其單味藥力有限。桂枝性溫,亦有溫經散寒之效,與薑黃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驅除寒邪,緩解疼痛。
- 調和氣血,促進藥效: 桂枝不僅溫陽散寒,更能調和氣血,使藥力更易於運行,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最佳藥效。同時,桂枝也能緩解薑黃可能引起的燥熱之弊,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
薑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緩解薑黃燥性: 薑黃性溫燥,容易傷陰耗血。白芍性微寒,能滋陰養血,緩解薑黃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二、協調藥效: 白芍有斂陰止汗、柔肝止痛之功效,可與薑黃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治療更全面。
總而言之,白芍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薑黃的燥性,更能協調藥效,使薑黃湯的治療效果更佳。
薑黃湯中包含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薑黃藥性: 薑黃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對於血瘀、氣滯、疼痛等症狀,薑黃能發揮重要作用,改善病患的症狀。
- 薑黃與其他藥材的配伍: 薑黃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薑黃與川芎、當歸等藥材配伍,可以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與白芷、蒼朮等藥材配伍,可以增強祛風止痛的作用。因此,薑黃在薑黃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發揮更好的藥效。
薑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薑黃性溫,味辛苦,有行氣活血、消炎止痛之效。甘草性甘,味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將甘草加入薑黃湯中,可調和薑黃的辛辣之性,使其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刺激。
-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與薑黃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功效相輔相成,可增強藥效,使藥物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薑黃湯
組成:防風、獨活、桂枝、白芍、薑黃、甘草
主治:各種頭項疼痛,牽引到肩背的。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薑黃:具有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等功效。
總結:薑黃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解表散寒、活血化瘀、鎮痛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頭項疼痛,牽引到肩背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寒外襲所致的頭、頸、肩、背部疼痛,疼痛可以牽引到肩背部。若風寒外襲較重,可加用麻黃、細辛等祛風散寒藥;若疼痛較重,可加用川芎、赤芍等活血止痛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薑黃湯, 出處:《傷科方書》。 組成:桃仁、蘭葉、丹皮、薑黃、蘇木、當歸、陳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沒藥。 主治:一切跌打。
薑黃湯,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防風5分,獨活5分,桂枝3分,芍藥3分,櫻皮3分,薑黃3分,甘草1分。 主治:諸頭項痛,引肩背者。
薑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組成:薑黃1兩3分,藿蘆(銼)1兩,鶴虱(微炒)1兩1分。 主治:蛔蟲心痛,喜吐水,衝刺痛不可忍,或不能食,面黃腹滿。
薑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三。 組成:薑黃1兩,沉香(銼)3分,黃耆(銼)1兩,桂(去粗皮)半兩,延胡索3分,人參3分,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3分,川芎3分,防風(去叉)3分,芍藥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别研)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訶黎勒(煨去皮)半兩。 主治:風消,四肢無力,胸膈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