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真丹

朝真丹

CHAO ZHE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六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14%
肺經 14%
膀胱經 8%
心經 6%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朝真丹方劑中含有硫磺,其主要原因有二:

  1. 驅風燥濕:硫磺性溫燥,具有驅風散寒、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
  2. 解毒殺蟲:硫磺亦有解毒殺蟲之功,能抑制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可用於治療瘡瘍、癬疾等皮膚病。

因此,朝真丹中加入硫磺,可起到驅風燥濕、解毒殺蟲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朝真丹中加入白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涼,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收斂止血的功效。朝真丹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能有效地去除皮膚表面的濕氣,止癢止痛。
  2. 殺菌消炎:白礬具有較強的殺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並可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這對於治療皮膚病,尤其是伴有感染的情況,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白礬在朝真丹中起到燥濕止癢、殺菌消炎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朝真丹方中加入硃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在朝真丹中,硃砂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平息心火,安定心神,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2. 解毒辟邪: 硃砂有解毒辟邪之功效,能驅除外邪,清熱解毒。在古代醫學觀念中,認為一些疾病是由邪氣入侵所致,因此朝真丹中加入硃砂,有助於抵抗外邪,保護身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朝真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典籍記載主治
本方專治「腸胃虛弱」,因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導致脾胃受損,出現「暴瀉無度、腸鳴腹痛、手足厥寒」等症。其病機核心為中焦虛寒,陽氣不固,屬「陰寒內盛」之泄瀉。

  1. 暴瀉日夜無度
    • 風冷或生冷直中脾胃,寒邪凝滯,水穀不化,故瀉下急迫;「無度」更暗示脾腎陽衰,固攝失司。
  2. 腸鳴腹痛
    • 寒凝氣滯,腸道攣急,《內經》云「寒氣客於小腸,後泄腹痛」,與本方證吻合。
  3. 手足厥寒
    • 陽虛不能溫煦四末,反映病情已由脾胃波及腎陽(少陰寒化)。

綜觀之,此方針對虛寒性泄瀉,尤其偏重「寒邪暴傷」或「陽氣驟衰」之急症,與純粹慢性脾虛泄瀉(如四君子湯證)有別。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配伍邏輯

  1. 硫黃(主藥)

    • 性熱味酸,歸腎、脾經,為「補火助陽」要藥。《本草綱目》稱其「主虛寒久痢滑泄」,能溫暖命門,驅散沉寒,恢復脾胃運化。
    • 針對「手足厥寒」:硫黃直入少陰,振奮腎陽,陽氣得復則四肢溫、泄瀉止。
  2. 枯白礬(輔藥)

    • 性寒味酸澀,但經煅枯後寒性減而收澀力增。《本經逢原》謂其「燥濕追涎,止血定痛」,此處取其「澀腸止瀉」之效。
    • 與硫黃寒熱相制,既防硫黃過熱傷陰,又協同固脫,治標以緩暴瀉。
  3. 牛角(輔藥)

    • 《本草拾遺》載牛角「燒灰主赤白痢」,古方多用其炭化後收斂止血。此處研極細,可能取其吸附滲濕、緩解腸滑之用,輔助白礬澀腸。
  4. 朱砂為衣

    • 朱砂「鎮心安神」,可能用於兼見「寒邪擾神」(如躁煩不安)之證,但更可能是古代製丸「衣飾」習俗,以增藥效穩定性。

方劑結構深義

  • 溫澀並行:硫黃溫陽散寒治本,枯礬、牛角澀腸止瀉治標,符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 動靜結合:硫黃之「動」(溫陽行氣)配枯礬之「靜」(收斂固澀),調節腸道功能過亢(痙攣)與不足(溫煦)。
  • 臟腑兼顧:硫黃補腎陽,枯白礬固脾腸,牛角炭局部護膜,層次涵蓋脾、腎、腸道。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

  1. 溫補命門之火(硫黃)→ 恢復脾胃運化,散寒止痛。
  2. 收澀固脫(枯礬、牛角)→ 抑制腸液過度分泌,減少水瀉。
  3. 寒熱互制 → 硫黃之熱被枯礬微寒所緩和,避免燥烈傷津,適合「寒中兼濕」之證。

總結

朝真丹以「溫陽固脫」為核心,針對陰寒內盛、陽虛暴瀉,配伍體現「標本同治」思維。硫黃補火助陽為君,枯礬、牛角為臣佐,共奏止瀉之效,堪為古代溫澀劑之典型。

傳統服藥法


硫黃2兩,牛角(研令極細),枯白礬半兩。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15-20丸,米飲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朝真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朝真丹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嗜眠症(嗜睡症)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手腳冰冷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腹中有鳴叫聲

相同名稱方劑


朝真丹, 出處:《證類本草》卷四引孫尚藥方。 組成:硫黃2兩,牛角(研令極細),枯白礬半兩。 主治:氣虛傷冷,暴作水瀉,日夜三二十行,腹痛不止。

朝真丹, 出處:《局方》卷六。 組成:硫黃(生,研細)30兩,白礬(煅)7兩半,朱砂(研,爲衣)3兩1錢。 主治:腸胃虛弱,內受風冷,或飲食生冷,內傷脾胃,泄瀉暴下,日夜無度,腸鳴腹痛,手足厥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