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芩七物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因其具有疏肝解鬱、升清降濁之效。
柴胡為疏肝解鬱之要藥,可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疏暢。方中柴胡與黃芩、梔子等藥合用,可清熱瀉火,降肝火,緩解因肝火上炎所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口苦等症狀。
此外,柴胡還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能將濁氣下行,清氣上升,有助於恢復機體的平衡狀態。因此,柴胡在柴芩七物湯中發揮著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升清降濁的多重作用,對於治療肝鬱氣滯、肝火上炎等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柴芩七物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燥濕: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柴芩七物湯主治濕熱內蘊,症見發熱、口渴、胸悶、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黃芩可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使濕熱之邪得以清除,從而緩解患者的症狀。
- 降火解毒:柴芩七物湯中加入黃芩,還可降火解毒,緩解因濕熱內蘊導致的煩躁、心煩等症狀。黃芩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也有良好的療效。
總之,黃芩在柴芩七物湯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燥濕、降火解毒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柴芩七物湯中包含半夏,主要是為了和胃降逆。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柴芩七物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脾、脾胃不和之證,而半夏可以化解脾胃濕熱,降逆止嘔,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清熱利濕、和胃止嘔的效果。
此外,半夏還能配合柴胡疏肝理氣,促進肝氣疏泄,進一步解除脾胃之鬱,使藥效更加完善。
柴芩七物湯中加入厚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脹: 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功效。柴芩七物湯主治濕熱內蘊、肝膽濕熱,導致胸悶脘痞、腹脹便溏等症狀。厚朴加入其中,可助柴胡疏肝解鬱,清熱利濕,同時行氣消脹,使肝膽濕熱得以降解,胸悶腹脹等症狀得以緩解。
- 降逆止嘔: 厚朴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抑制胃氣上逆,減少嘔吐的發生。柴芩七物湯中常伴隨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厚朴的加入可以有效緩解此類症狀,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柴芩七物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柴芩七物湯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茯苓在此方中可協助利濕化濁,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
- 健脾寧心:茯苓亦有健脾寧心之效,可補益脾氣,使脾胃運化正常,並安定心神,消除濕熱所致的煩躁不安。柴芩七物湯以清熱利濕為主,同時也需要健脾寧心,以穩定患者的狀態,茯苓的加入可達到此目的。
柴芩七物湯中添加紫蘇葉,主要是為了其解表散寒的功效。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寬中的作用。
方中柴胡、黃芩清熱解表,但對於寒邪束表、兼有氣滯的患者,僅靠清熱解表難以奏效。紫蘇葉加入後,可與柴胡、黃芩相配合,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理氣寬中,達到溫和解表,疏風散寒,理氣化痰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柴芩七物湯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妊娠期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痛的證候。妊娠數月後,胸、腹和兩側肋骨下出現脹痛,情緒煩躁易怒,口苦,頭暈,同時伴有咳嗽,舌苔白膩或薄黃,脈搏弦而滑。
總結:
柴芩七物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妊娠期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痛的證候。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黃芩1錢半,法夏1錢半,厚朴1錢半,茯苓2錢,紫蘇1錢。
胃脘脹痛,嘔吐吞酸,加左金丸1錢。
調氣行滯。
水煎,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芩七物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柴胡1錢,黃芩1錢半,法夏1錢半,厚朴1錢半,茯苓2錢,紫蘇1錢。 主治:調氣行滯。主治:妊娠氣滯腹痛證。妊娠數月,胸腹及兩脅脹痛,性情暴躁易怒,口苦,頭暈,兼有咳嗽,苔白膩或薄黃,脈弦而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