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大黃湯

CHAI HU D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脾經 13%
胃經 13%
三焦經 11%
肺經 10%
大腸經 10%
心包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6%
腎經 4%
膽經 4%
肝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大黃湯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疏肝解鬱,清熱瀉火: 柴胡性微寒,味苦甘,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之效。此方症候多爲肝膽鬱熱,柴胡可疏解肝膽鬱滯,並清熱降火,與大黃相輔相成,達到瀉火解毒,通腑泄熱之效。
  2. 調和營衛,行氣活血: 柴胡還具有調和營衛之功效,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肝膽氣機鬱結,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

柴胡大黃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柴胡大黃湯中使用大黃,可清熱瀉火,消除體內熱毒,緩解發熱、便祕等症狀。
  2. 瀉下導滯:大黃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腸道積滯,使熱毒下泄。柴胡大黃湯用於治療熱邪壅滯,氣機不暢所致的發熱、腹痛、便祕等症,大黃的瀉下作用可以通暢氣機,緩解症狀。

柴胡大黃湯中加入芒硝,乃取其瀉熱通便之效。

  1. 瀉熱降火: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可瀉熱降火,清利濕熱。柴胡大黃湯主治濕熱蘊結,肝膽濕熱,症見發熱、腹痛、便祕等,芒硝可助柴胡、大黃清熱瀉火,緩解熱證。
  2. 通便止痛:芒硝具有通便止痛的作用。柴胡大黃湯中因柴胡、黃芩等藥物,可能引起腸胃燥熱,導致便祕,芒硝可潤腸通便,緩解便祕引起的腹痛,促進腸胃蠕動,使藥效更佳。

柴胡大黃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散結之功。柴胡大黃湯以柴胡疏肝解鬱、大黃瀉熱通便為主,枳殼的加入能增強疏肝理氣之效,有助於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促進藥效發揮。
  2. 行氣通便:枳殼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除腸道積滯,通便排毒。大黃瀉熱通便,枳殼的加入能增強通便效果,使熱毒及時排出體外,避免邪氣內蘊,加重病情。

柴胡大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柴胡大黃湯以柴胡疏肝解鬱,大黃瀉熱通便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使藥性平和,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更利於病人接受。
  2. 增強療效: 甘草有益氣健脾、和中緩急的功效,可以加強柴胡、大黃的藥效。例如,甘草能增強柴胡疏肝解鬱的效果,並能緩解大黃瀉下的刺激性,使治療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柴胡大黃湯

柴胡大黃湯是由柴胡、大黃、芒硝、枳殼、甘草五味中藥組成,各味藥材均有其獨特的藥性,共同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柴胡具有清熱解毒、疏肝解鬱、退燒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傷寒、感冒、肝炎、黃疸等疾病。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涼血、消炎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便祕、痢疾、腹痛、咽喉腫痛等疾病。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通便、消腫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炎、發熱等疾病。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胸悶氣短、咳嗽痰多、食積不化等疾病。

甘草具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貧血、肺結核、咳嗽等疾病。

柴胡大黃湯的組成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傷寒日數過多,熱邪聚集在體內,心中感到鬱悶不適,或有疼痛感,言語狂亂不定,煩躁不安,想要走動卻不能走,不能入睡,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

柴胡大黃湯具有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瀉下通便、利尿消腫等功效,是治療傷寒的常用方劑之一。在臨牀上,柴胡大黃湯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1兩,大黃(濕紙裹,煨)1兩,樸消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上為粉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每日2次。不可過多,若大小腸通,則汗自出。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大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一。 組成:柴胡(去苗)1兩,大黃(濕紙裹,煨)1兩,朴消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 主治:傷寒日數過多,熱結在裏,心中氣悶,或發疼痛,狂言不定,煩躁欲走,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