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伏龍肝散中包含伏龍肝,主要原因有二:
- 取其肝臟之性,清熱解毒。伏龍肝,即壁虎,其肝臟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清熱解毒之效。配伍於方劑中,可針對熱毒引起的疾病,如疔瘡、癰疽、咽喉腫痛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伏龍肝散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與伏龍肝相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熱毒之症。
伏龍肝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以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
黃柏味苦寒,入肝、腎經,能清瀉肝膽實火,燥濕止癢,對於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苦咽乾、小便赤澀等肝膽濕熱表現具有較好的療效。同時,黃柏還有抗菌消炎作用,可輔助治療眼部感染。
因此,伏龍肝散中加入黃柏,可有效地清熱瀉火、燥濕止癢,達到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伏龍肝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伏龍肝散的應用範圍廣泛,主要針對婦科、內科及外傷出血等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益氣養血,調補衝任:
- 適用病症: 氣血勞傷、衝任脈虛導致的月經失調,如經血非時而下、量多不止、經血色澤異常(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臍腹疼痛等。
- 方劑舉例: 《仁術便覽》記載之伏龍肝散,常配伍川芎、當歸、肉桂、乾薑等溫經活血之品,以達到溫養氣血、調補衝任之效。
- 治療原理: 衝任二脈與女性月經關係密切,氣血虧虛則衝任失調,導致經血運行失常。方中伏龍肝可溫中健脾,配合補血活血藥物,可使氣血充盈,衝任得養,則經血自調。
2. 固澀止血,治療崩漏:
- 適用病症: 經血崩漏、產後出血不止、惡露不盡等。
- 方劑舉例: 《衛生寶鑒》記載伏龍肝散治經血崩下。《沈氏女科輯要》提到血淋漓不止,宜膠艾湯加伏龍肝散。《雞峯普濟方》中也有多個伏龍肝散方劑用於治療崩漏。
- 治療原理: 伏龍肝具有收斂固澀之功,能制止異常出血。常與止血藥如赤石脂、棕櫚灰、龍骨、牡蠣等同用,增強止血效果。對於氣虛不能攝血者,則常配伍補氣藥物,如人參、黃耆等,以達到氣旺血止之效。
3.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適用病症: 五臟結熱引起的吐血、衄血,以及熱病引起的出血。
- 方劑舉例: 《証治準繩‧女科》記載伏龍肝散治吐血衄血。《雞峯普濟方》中也提到伏龍肝散治療五臟經熱鼻衄。
- 治療原理: 伏龍肝本身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體內熱毒,防止熱邪擾動血脈,導致出血。部分方劑中會配伍清熱涼血藥物,如生地黃、赤芍藥、犀角等,加強清熱止血的效果。
4. 溫中止痛,散寒除濕:
- 適用病症: 臍腹冷痛、產後中風口噤、腰背疼痛等。
- 方劑舉例: 《証治準繩‧女科》記載伏龍肝散治產後中風。《奇效良方》中提到伏龍肝散治臍腹冷痛。
- 治療原理: 伏龍肝性溫,能溫暖中焦,散寒止痛。常配伍溫經散寒藥物,如乾薑、肉桂等,以加強溫中止痛之效。對於產後中風,則常配伍祛風散寒藥物,以達到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
5. 燥濕止帶,治療帶下:
- 適用病症: 婦女赤白帶下,久患不愈,身體虛弱。
- 方劑舉例: 《仁齋直指方論》、《証治準繩‧女科》均有記載伏龍肝散治療婦女五色帶下、赤白帶下。
- 治療原理: 伏龍肝具燥濕之功,能祛除體內濕邪,減少帶下量。若帶下兼有熱象,則常配伍清熱燥濕藥物,如黃柏;若帶下兼有虛象,則常配伍健脾益氣藥物,以達到扶正祛邪之效。
6. 外用療傷,收斂止血:
- 適用病症: 口喎、脫肛、外傷出血等。
- 方劑舉例: 《本草綱目》記載伏龍肝散可外用,調鱉血或雞冠血塗抹患處。
- 治療原理: 伏龍肝外用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伏龍肝散作為一個中藥方劑,其應用範圍廣泛,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溫中健脾、固澀止血、清熱解毒、散寒止痛、燥濕止帶等多重功效,並根據不同病症,配伍相應藥物,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伏龍肝(即灶心紅土)、百草霜(即鍋底灰)、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酒、童便各半調服。不下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伏龍肝散, 出處:《濟明綱目》卷十一。 組成:赤伏龍肝。 主治:産後惡物不出,上攻心痛。
伏龍肝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伏龍肝末3錢,炒黃柏3錢。 主治:鬼火丹。
伏龍肝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一。 組成:伏龍肝1把,交道中土1把。 主治:小兒夜啼不止。
伏龍肝散,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伏龍肝1兩,鱉頭骨5錢,百藥煎2錢半。 主治:陰證脫肛。
伏龍肝散, 出處:《顧氏醫徑》卷四。 組成:伏龍肝、赤石脂、餘糧、當歸、熟地、川斷、附子、艾炭、側柏葉。 主治:崩中。
伏龍肝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四引《十便良方》。 組成:附子1兩,續斷1兩,人參1兩,乾薑1兩,桂心1兩,甘草1兩,伏龍肝2兩,赤石脂2兩,生乾地黃2兩。 主治:婦人月水不斷,胞內積有虛冷,或多或少,乍赤乍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