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散

SHENG JI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三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20%
心經 14%
脾經 11%
肝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5%
膀胱經 5%
三焦經 2%
膽經 2%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生津散方中加入黃柏,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效。其清熱瀉火,可抑制體內熱邪,避免熱邪耗傷津液,達到生津的目的。而其燥濕止癢,則可針對因濕熱引起的津液損傷,起到抑菌止癢,促進津液生成的作用。

因此,黃柏在生津散中,雖屬寒涼藥,但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癢的功效,可從根本上改善津液虧損,達到生津的效果。

生津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生津: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
  2. 利濕通淋:天花粉亦有利濕通淋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小便不利、尿少等症狀,並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體內津液的恢復。

因此,天花粉的加入可協同生津散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生津、利濕通淋的功效,有效治療因熱邪傷津所致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生津散方劑中包含黃連,看似矛盾,實則別有用意。

黃連味苦性寒,擅長清熱瀉火,而生津散主治熱病傷津、口渴咽乾等症。看似黃連的寒性會加重津液虧損,但實際上,黃連能清泄心火,抑制熱邪對津液的灼傷,達到「清熱生津」的效果。

此外,黃連苦寒之性可起到「苦降泄熱,寒涼生津」的作用,一方面抑制熱邪對津液的消耗,另一方面促進津液的生成,達到清熱生津的功效。

生津散方劑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內盛引起的口渴、咽痛、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梔子能有效地清熱解毒,緩解不適。
  2. 緩解燥熱,生津潤燥:生津散常用於治療燥熱傷津,口乾舌燥,咽乾口渴等症狀。梔子能清熱瀉火,同時也能緩解燥熱,生津潤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滋陰生津的效果。

生津散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和胃,止嘔消渴: 白扁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止渴、止嘔的作用。生津散方中常因津液不足而出現口渴、消渴、嘔吐等症狀,白扁豆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津液生成,緩解這些症狀。
  2.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白扁豆亦具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生津散方中,若同時伴有熱毒、濕邪等病因,白扁豆可輔助清熱解毒,利濕消腫,進一步改善病情。

生津散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生津: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生津散以生津潤燥為主要功效,生地黃的滋陰生津作用可有效改善因津液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生地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生津散中常會搭配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

生津散方劑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熱病傷津、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咽乾、便祕等症狀,麥門冬能有效緩解,與生津散的整體功效相契合。
  2. 清心除煩:麥門冬還具有清心除煩的功效,能緩解心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症狀。生津散常用於治療陰虛內熱所致的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麥門冬的清心除煩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煩躁不安,提升療效。

生津散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生津: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之功效。生津散用於治療熱病津傷,口乾舌燥等症,知母可清肺熱,滋陰生津,緩解口渴症狀。
  2. 涼血解毒: 知母還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口瘡、咽痛等症狀,知母能起到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因此,知母作爲生津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地發揮清熱生津、涼血解毒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津液,改善口乾舌燥等症狀。

生津散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促進津液生成: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效。脾主運化水穀精微,為津液生化之源。茯苓健脾利濕,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津液生成,達到生津止渴之效。
  2. 利水滲濕,改善口乾舌燥:茯苓利水滲濕,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同時也可改善體內濕氣鬱積,導致口乾舌燥的症狀。因此,茯苓在生津散中,不僅能促進津液生成,還能利水滲濕,雙管齊下,達到更佳的生津效果。

生津散方劑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生津,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解肌退熱的功效。生津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渴煩躁等症,葛根的清熱生津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口渴,並促進津液生成,達到滋陰潤燥的效果。
  2. 解表透邪,升陽舉陷: 葛根還具有解表透邪、升陽舉陷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惡寒等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生津散中加入葛根,可以加強藥方的解表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生津散

生津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柏、天花粉、黃連、梔子、白扁豆、生地黃、麥門冬、知母、茯苓、葛根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滋陰生津、止渴除煩的功效。主治上半身的病痛,會感到口渴而喝水。

白扁豆

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葛根

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黃柏

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黃連

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生地黃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天花粉

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知母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梔子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總結

生津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生津、止渴除煩的功效。主治上半身的病痛,會感到口渴而喝水。方中藥物配伍合理,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黃柏1錢,天花粉1錢,黃連1錢,山梔1錢,白扁豆1錢5分,生地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知母1錢5分,茯苓8分,乾葛8分。
加燈心30莖,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生津散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陰虛火旺、胃寒等情況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生津散,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黃柏1錢,天花粉1錢,黃連1錢,山梔1錢,白扁豆1錢5分,生地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知母1錢5分,茯苓8分,乾葛8分。 主治:上焦之病,渴而飲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