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歸命湯

小歸命湯

XIAO GUI M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6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心經 24%
肺經 21%
胃經 8%
腎經 8%
肝經 7%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歸命湯中加入人參,乃因其具有扶正固本之效,用以增強病人正氣,抵抗病邪。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小歸命湯主治氣血兩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而人參可補益氣血,改善氣虛血弱之症狀,同時亦能改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故小歸命湯中加入人參,有助於提高療效,促進病人康復。

小歸命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效。小歸命湯以補氣血為主,白朮可補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從而促進氣血生化,增強療效。

二、助藥力: 小歸命湯中含有其他藥材,如茯苓、蒼朮等,白朮可助其發揮藥效。例如,白朮與茯苓合用,可加強健脾利濕,與蒼朮合用,可增強燥濕止瀉之功,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小歸命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滲濕,健脾益氣: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小歸命湯主要用於治療水氣停滯、濕濁內阻所致的胸悶、腹脹、小便不利等症。茯苓利水滲濕,可去除水氣,健脾益氣,則可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寧心安神:茯苓亦具寧心安神之效。小歸命湯除了治療水氣停滯外,亦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茯苓可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緩解心神不安的症狀。

小歸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小歸命湯屬於較為複雜的方劑,藥性偏寒涼,加入甘草可緩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
  2. 增強功效:甘草能益氣補中,和胃止嘔,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小歸命湯主治心悸、失眠、胸悶、氣短等症,甘草的加入可以增強其益氣安神、寬胸理氣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小歸命湯是一張在傳統中醫學中用於安神定志的方劑,其配方中包含硃砂這一成分。硃砂,在中醫藥材裡被稱為丹砂或辰砂,具有重鎮安神、清心解毒的功效。從中醫理論來看,心藏神,若心神不寧則易導致失眠多夢、驚悸等症狀。硃沙因其色澤鮮紅,象徵著火與心,故被認為能入心經而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然而,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HgS),現代醫學認為長期或大量使用含汞物質可能對人體造成毒性影響,特別是對神經系統的危害。因此,在實際應用小歸命湯時,需嚴格控制硃砂的用量,並考慮患者具體情況,必要時可尋求替代藥材以減少潛在風險。此外,隨著時代進步,對於某些古方中的有毒成分,中醫界也在不斷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組合,以確保患者的安全與健康。

小歸命湯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可以清熱解毒,尤其善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同時,冰片也具有涼血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熱毒引起的疼痛,例如頭痛、牙痛、耳痛等。

因此,在小歸命湯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小歸命湯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能開竅醒神,對於心臟氣血運行不暢,神志昏迷、厥逆等症狀,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心悸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因此,小歸命湯中加入麝香,是為了增強其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以更好地治療心臟病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小歸命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嬰幼兒因外感濕邪、傷寒後引起的諸證,包含:

  1. 外邪內擾:如傷濕變蒸(濕邪鬱而化熱)、傷寒後潮熱(發熱如潮汐般定時發作)。
  2. 痰熱驚風:驚熱(驚惕不安伴發熱)、齧呀(咬牙有聲)、咽喉有涎(痰濕阻滯)。
  3. 肺衛不固:鼻流清涕、咳嗽,為風寒或痰濕犯肺之徵。
  4. 氣機壅滯:渾身溫壯(體熱而煩躁),乃濕熱郁遏肌表所致。

此方結合「補氣安神」與「化痰開竅」之功,針對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之體質,既扶正又祛邪。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1. 補氣健脾(固本)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基礎)
      益氣健脾,助運化以杜絕痰濕之源。小兒脾胃弱,濕邪易困脾,此組藥扶正以祛濕。
  2. 鎮驚安神(治標)

    • 辰砂(朱砂)
      重鎮安神,清心火,針對驚熱、煩躁。其「水飛」炮製減毒性,增純度。
    • 金銀箔
      金屬之質重墜,協同辰砂平肝熄風,古代用於高熱驚搐。
  3. 開竅化痰(兼證處理)

    • 龍腦(冰片)、麝香
      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化咽喉之涎。小兒痰濕閉竅易致驚,此二藥助痰散神清。
    • 薄荷煎湯
      清輕上行,疏散風熱,利咽透表,助解鼻塞流涕、咳嗽。

(二)組方邏輯推理

  • 標本同治:四君子湯補益脾胃治本,辰砂、麝香等治標,符合小兒「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 動靜結合:人參、茯苓性靜以補益,龍腦、麝香性動以開泄,調和氣機升降。
  • 重鎮與輕宣並用:金銀箔、辰砂沉降鎮驚,薄荷輕宣透邪,一降一升,調和陰陽。

(三)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通過:

  1. 健脾益氣→斷濕痰之根。
  2. 重鎮開竅→解驚風痰壅之急。
  3. 輕宣透表→疏解外邪鬱熱。
    針對小兒「濕鬱化熱、痰蒙神竅」之病機,構成補瀉兼施的複方結構。

(附註:方劑特點)

  • 劑型設計:為「極細末」,因嬰幼兒吞服困難,以藥末調湯更易吸收。
  • 服用法:「食遠服」避開飲食干擾藥效,亦減脾胃負擔。
  • 配伍禁忌:辰砂、麝香等藥效峻猛,然用量極輕(「少許」),契合小兒「量少效專」之用藥古法。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白朮5錢,茯苓(去皮)5錢,甘草(炙)3錢,辰砂(水飛,研)2錢,龍腦少許,麝香少許。退驚熱,墜涎,安神。
上為極細末。
用金銀箔、簿荷煎湯調化,食遠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歸命湯具有溫中散寒、開竅醒神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流鼻涕白痰,白鼻涕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小歸命湯, 出處:《袖珍小兒》卷四。 組成:人參(去蘆)5錢,白朮5錢,茯苓(去皮)5錢,甘草(炙)3錢,辰砂(水飛,研)2錢,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退驚熱,墜涎,安神。主治:嬰兒、小孩傷濕變蒸,傷寒潮熱,驚熱齧呀,鼻流清涕,咳嗽,渾身溫壯,咽喉有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