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送胞湯]中包含[當歸],因為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當歸能夠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經期不規則、腹痛等症狀。它的主要功效是補血和活血,對於女性的經期健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在[送胞湯]中加入當歸,有助於提升方劑的補血效果,特別對於因血虛引起的經期不適和痛經有顯著改善作用。
送胞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2. 補益氣血: 川芎還具有一定的補益氣血功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使患者體質得到改善,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總之,川芎在送胞湯中扮演著行氣止痛、補益氣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中藥方劑[送胞湯]中包含[益母草],因為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益母草能夠幫助調理月經不規則、促進子宮的健康,對於女性的經期問題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和調經,有助於緩解經痛、改善經期不順。在[送胞湯]中加入益母草,有助於提升方劑的調經效果,對於因經期問題引起的症狀有顯著改善作用。
送胞湯中加入乳香,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方劑中,乳香可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例如,乳香與沒藥搭配使用,能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乳香在送胞湯中,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藥方劑[送胞湯]中包含[沒藥],因為沒藥具有活血止痛、消腫解毒的作用。沒藥能夠幫助減輕由血瘀引起的疼痛、腫塊等問題,對於經期不適和體內的瘀血問題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和解毒,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在[送胞湯]中加入沒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活血化瘀效果,對於由血瘀引起的問題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送胞湯中包含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寒,解表散邪: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散邪之效。送胞湯主治胞衣不下,多因風寒阻滯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所致。荊芥可散寒解表,使胞衣得以降解排出,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產後恢復。
- 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荊芥除了疏散風寒,還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胞衣不下可能伴隨腹痛、惡露不暢等症狀。荊芥可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惡露排出,使產婦早日康復。
「送胞湯」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對於胞衣不下,往往伴隨氣血瘀滯、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開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神志昏迷,輔助胞衣排出。
- 活血化瘀: 麝香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胞衣剝離,減少產後出血的風險。
總而言之,麝香在「送胞湯」中發揮著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幫助產婦順利排出胞衣,恢復身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送胞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正産胞衣不下」,即產後胎盤未能自然娩出之症。患者伴隨「心煩意躁,時欲昏暈」,顯示氣血瘀滯兼有虛熱上擾,胞宮氣機不暢,導致神識不安。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產時氣血耗傷或寒凝血瘀,致使胞衣黏著難下,需活血祛瘀、溫通催下,兼顧安神定志。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 當歸(酒洗):重用二兩,酒製增強活血之力,養血調衝任,為君藥。產後多血虛,當歸補而能行,兼顧虛瘀並存之病機。
- 川芎:配伍當歸(當歸川芎為對藥),活血行氣,助胞宮氣血運行,推動胞衣排出。
- 益母草:專入血分,為產科要藥,能化瘀生新,直接刺激子宮收縮,促進胞衣娩出。
- 乳香、沒藥(均不去油):二者活血止痛力強,保留油脂增強潤滑之性,既化瘀通滯,又緩解產後腹痛,助氣血通暢。
- 芥穗(炒黑):炒黑入血分,辛散止血,防止瘀血離經,同時輕揚升散,引藥上行以定昏暈。
- 麝香(研衝):香竄走竄,開竅醒神,破除血絡瘀阻,為急救昏暈之關鍵藥,少量即可通達全身氣血。
整體方義:以「活血化瘀」為主軸,配伍「行氣開竅」。當歸、川芎、益母草補血活血;乳香、沒藥破滯止痛;芥穗、麝香調神醒腦。全方標本兼治,使瘀去新生、氣行血暢,胞衣自下,神志得安。
補充機理:瘀血阻滯胞宮,新血不得歸經,可能導致出血或暈厥。此方化瘀而不峻猛,兼顧養血,符合產後「多虛多瘀」特點,體現「通補並用」的產科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當歸2兩(酒洗),川芎5錢,益母草1兩,乳香1兩(不去油),沒藥1兩(不去油),芥穗3錢(炒黑),麝香5釐(研,另衝)。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送胞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當歸2兩(酒洗),川芎5錢,益母草1兩,乳香1兩(不去油),沒藥1兩(不去油),芥穗3錢(炒黑),麝香5厘(研,另衝)。 主治:正産胞衣不下,心煩意躁,時欲昏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