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粉散

HU F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八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6%
腎經 24%
脾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2%
大腸經 0%
肺經 0%
肝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胡粉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和痤瘡等症狀。這個方劑的組成中包含砒石,這在現代醫學觀念中可能引起爭議。砒石(或稱砷),在小劑量下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抗炎、消腫及解毒。在中醫理論中,砒石被認為能夠平衡體內的陰陽,針對某些頑固的皮膚病具有療效。

然而,由於砒石在較高劑量下可能會產生毒性,因此其使用需要非常謹慎。中藥方劑的配伍講究君臣佐使的原則,砒石在方劑中的地位通常是輔助性的,並且在經驗和臨牀應用上,需對患者的體質及病情進行綜合考量。因此,專業的中醫師在使用含有砒石的方劑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與使用時間,以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胡粉散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止癢:硫磺具有殺菌、抑菌、抗真菌的作用,對於皮膚濕疹、疥瘡、毛囊炎等皮膚病症引起的瘙癢、紅腫、膿皰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止癢消炎效果。
  2. 燥濕止癢:硫磺性燥,可以祛除濕氣,對於因濕氣過重導致的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等,具有乾燥止癢的作用。

因此,胡粉散中加入硫磺,可以有效治療皮膚病,達到止癢消炎的效果。

胡粉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及腫瘤等病症。其成分中包含斑蝥,這是因為斑蝥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很強的解毒和消腫作用。斑蝥含有的主要成分可透過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進而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

此外,斑蝥被視為一種強效的藥材,能夠通過刺激局部組織來促進新陳代謝。這在處理某些皮膚病或腫瘤時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能改善局部血流,還能促進皮膚自我修復的能力。因此,胡粉散中的斑蝥成分,使其在民間及中醫療法中廣受認可。

需要注意的是,斑蝥的使用需謹慎,因其性毒,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胡粉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竅開竅: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能通竅開竅,散風止痛。胡粉散主治鼻淵、鼻塞、頭痛等症,而麝香的通竅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鼻腔阻塞,緩解頭痛症狀。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鼻腔炎症,促進組織修復。對於鼻淵等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疾病,麝香的活血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胡粉散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經活絡,止痛消腫: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症狀,全蠍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散瘀止血,化瘀生肌: 全蠍亦具散瘀止血、化瘀生肌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胡粉散中加入全蠍,是為了發揮其通經活絡、止痛消腫、散瘀止血、化瘀生肌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胡粉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能夠對抗多種病菌和毒素。雄黃富含硫化物,對於一些外部感染和氣血阻滯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雄黃還被認為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幫助減輕局部發炎和腫脹。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雄黃的性質為寒,能夠清熱降火,因此在熱證和毒證的情況下使用特別有效。然而,雄黃含有砷,過量使用可能會對人體產生毒害,因此在使用胡粉散時需要謹慎調配並遵循中醫師的指導。綜合來看,雄黃在胡粉散中的使用充分體現了中醫“對症下藥”的原則,具有良好的療效。

胡粉散方中包含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痛: 烏頭性熱,味辛,入肺、腎經,具有祛風止痛、散寒除濕之效。胡粉散主治風寒濕痺,肢體疼痛,關節不利等症,烏頭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
  2. 溫陽散寒: 烏頭溫陽散寒,可溫通經絡,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關節僵硬等症狀。胡粉散多用於寒性疾病,烏頭的溫陽散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胡粉散

胡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砒石、硫磺、斑蝥、麝香、全蠍、雄黃、烏頭等,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等功效。

1. 硫磺

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2. 麝香

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困難、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3. 烏頭

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4. 雄黃

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5. 全蠍

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全蠍可平肝息風,調和氣血,治療肝風內動、頭暈目眩、手足抽搐、癲癇狂躁等症;同時可祛風止痙,治療中風後之痙攣、抽搐,以及肌肉痙攣、痛經等症;此外,全蠍還能祛風除濕,治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身重等症狀。

6. 斑蝥

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療效顯著,但應注意其毒性,不可內服。

7. 砒石

是一種劇毒的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驅蟲殺蟲、外用治瘡的功效。然而,砒石也具有毒性,使用不當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砒石不宜久服,也不宜與其他有毒藥物同服。

總結

中藥方劑「胡粉散」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所有類型的皮膚癬。

傳統服藥法


松脂、 大黃、 白斂、 赤小豆、 胡粉各等分。
上為末。
以雞子清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幼兒蟯蟲症陰道炎牛皮癬白帶癤和癰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軟性下疳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子宮頸炎口乾口渴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心情煩燥心胸煩熱腹部腫大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胡粉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胡粉1分(炒令黃),黃連半兩(末)。 主治:小兒燕口生瘡。

胡粉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五。 組成:松脂、大黃、白斂、赤小豆、胡粉各等分。 主治:唇生腫核。

胡粉散, 出處:《濟生》卷八。 組成:胡粉1分,砒半分,硫黃(别研)1分,斑蝥1個,麝香少許,蠍梢7個,雄黃(别研)1分,大草烏1個(生用)。 主治:一切癬。

胡粉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三。 組成:胡粉2錢,白龍骨(末)2錢,胡黃連(末)2錢。 主治:小兒無辜疳痢,鼻中乾塞,眼內有白暈,黃昏不見物,體熱心煩,口乾,頭上生瘡。

胡粉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胡粉1分,黃連1兩(去須),糯米21粒,赤小豆14粒,吳茱萸半分,水銀1兩(點少水入胡粉研令星盡)。 主治:小兒頭上生惡瘡,及疳瘡,軟癤。

胡粉散, 出處:《金鑑》卷五十。 組成: 胡粉散(《金鑑》卷五十。)出處:《金鑑》卷五十。組成:胡粉、甑帶灰、乾薑、白石脂棉灰各等分,麝香少許。主治:避尿濕,風邪。 。 主治:避尿濕,風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