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暖下丸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作用:
- 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之功效。對於寒邪凝滯、陽氣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冷痛、四肢厥冷等症狀,附子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
- 溫通經絡: 附子具有溫經通絡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附子能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暖下丸主要用於治療陽虛寒凝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而附子則能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因此成為暖下丸的重要組成部分。
暖下丸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助藥力達下焦: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暖下丸多用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等症,生薑可溫暖脾胃,助藥力下行,更有效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 緩解藥物刺激,提高療效:一些暖下丸中的藥材,如肉桂、附子等,性較烈,容易刺激腸胃,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生薑可緩解這些藥物的刺激性,減少副作用,提高藥效的發揮。
總之,生薑在暖下丸中起著溫中散寒、助藥力達下焦及緩解藥物刺激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使治療更有效。
暖下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丁香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暖下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導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丁香的溫暖之性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可降逆止嘔,緩解噁心嘔吐。
-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暖下丸中常添加其他溫腎助陽的藥材,如肉桂、附子等,丁香可與之協同作用,溫暖腎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肢冷畏寒等症狀。
綜上,丁香在暖下丸方劑中,既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又能行氣止痛,溫腎助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暖下丸
暖下丸,為中醫常用的方劑,主要由附子、生薑、丁香三味藥材組成。此方溫裏祛寒,又能止瀉,常用於治療因內臟受寒引起的腹瀉。
生薑,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和胃止瀉、化痰止咳等功效。生薑中含有薑辣素、薑烯酚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止瀉等作用。
丁香,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消食止痛、止瀉止嘔、暖腎壯陽等功效。丁香中含有丁香油、丁香酚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抗氧化等作用。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溫裡散寒、回陽救逆、通脈止痛等功效。附子中含有烏頭鹼、次烏頭鹼等活性成分,具有鎮痛、鎮靜、抗炎、抗菌等作用。
暖下丸中三味藥材配伍,相輔相成,具有溫暖下焦、散寒止瀉之功。適用於內臟受寒引起的腹瀉,症狀如腹痛、腹瀉、手足厥冷、面色蒼白等。
總結
暖下丸,由附子、生薑、丁香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溫裡祛寒、止瀉之功,常用於治療因內臟受寒引起的腹瀉。此方藥性溫熱,不宜久服,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寒涼之物。
傳統服藥法
大附子2只(生,去皮臍),生薑1斤,好丁香4-7粒。
將生薑研細,取自然汁;煮附子,候軟,切作片子,再慢慢煮,候附子九分熟,濾出焙乾;入丁香同研為末,卻將煮附子薑汁熬膏為丸,如小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前煎沈香湯(香附、白茯苓、縮砂仁、甘草、沈香、薑、棗)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暖下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大附子2隻(生,去皮臍),生薑1斤,好丁香4-7粒。 主治:臟寒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