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急散
JI J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濟急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 回陽救逆,溫補心陽: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之效。濟急散主要用於治療陽氣虛衰,心陽不足所致的肢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危急症狀。附子能溫補心陽,激發陽氣,恢復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回陽救逆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 濟急散中其他藥物如乾薑、桂枝等也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附子與之相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陽救逆的功效。附子的加入,可增強藥方溫陽散寒的力量,更有效地救治危急症狀。
濟急散中加入丁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丁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濟急散主治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丁香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達到止痛止瀉的效果。
- 降逆止嘔:丁香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寒邪客胃引起的嘔吐。濟急散中加入丁香,有助於止嘔,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
主治功效
濟急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及《雜病廣要》的記載,濟急散的主治功效主要針對脾胃虛寒,痰飲留滯,導致的嘔吐不止。
治療原理分析:
濟急散的組成簡潔,僅由附子和丁香兩味藥組成,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溫陽散寒: 方中附子性大熱,具有溫中補虛、回陽救逆的功效,能峻補脾胃陽氣,驅散脾胃的寒邪。脾胃虛寒是導致嘔吐的重要原因,附子溫陽散寒,從根本上扭轉了脾胃虛冷的病理狀態。
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具暖胃止痛、行氣散寒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促進氣機運行,解除因寒邪阻滯引起的胃脘疼痛。丁香的芳香之性,也能助於化解痰飲。
化痰止嘔: 脾胃虛寒易生痰飲,痰飲停滯於胃腸,會引起嘔吐。雖然方中未有直接化痰的藥物,但附子溫陽健脾,丁香行氣散寒,均能從根本上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使痰飲得化,達到止嘔的效果。
綜合分析:
濟急散以附子的峻補陽氣、散寒邪為主,配以丁香的暖胃行氣、化痰散寒,兩藥合用,溫陽散寒,健脾化飲,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復,痰飲得以消除,嘔吐自然止息。 此方藥簡力專,針對脾胃虛寒,痰飲留滯之嘔吐不止,具有顯著療效。
古代醫家亦有使用桂心湯、半夏湯等方劑治療脾胃虛寒嘔吐,但濟急散的特點在於其使用附子和丁香的獨特組合,通過溫陽散寒,化痰止嘔,直擊病機,故能於急症之中發揮迅速療效。
傳統服藥法
附子1枚(切下蓋,取出肉,納丁香在內),丁香49枚。
上藥用生薑自然汁略浸附子,於瓷瓶中重湯煮之令乾,搗羅為細散。
每服1錢匕,含化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濟急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組成:附子1枚(切下蓋,取出肉,納丁香在內),丁香49枚。 主治:脾胃虛寒,痰飲留滯,嘔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