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立效丹方劑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對於陽氣不足、寒邪內侵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等症狀,附子可起到溫煦陽氣,驅散寒邪,回陽救逆的作用。
2. 補腎助陽,強壯筋骨: 附子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強壯筋骨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狀,附子可起到補益腎陽,固本培元的作用。
因此,立效丹方劑中加入附子,旨在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並補腎助陽,強壯筋骨,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立效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腳膝緩弱甚者」,即下肢無力、痿軟,甚或行動困難之證。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濕熱蘊結、氣滯血瘀或脾腎虛弱所致,而立效丹通過瀉熱、行氣、逐積之效,改善氣血運行與經絡阻滯,以恢復下肢功能。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黃連(5錢)
- 性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針對濕熱下注所致的腳膝痿弱,熱邪壅滯經絡則肌肉失養,黃連可清解三焦濕熱,疏通氣血。
檳榔(1錢)
- 性辛溫,行氣消積、利水化濕。
- 助黃連宣通氣機,消除濕濁停滯,改善因氣滯濕阻引起的下肢沉重無力。
巴豆(1錢)
- 性熱有大毒,峻下寒積、逐痰通絡。
- 取其攻逐之效,破除沉痼之濕濁瘀積,然用量謹慎,配合他藥制其毒性。
木香(1錢)
- 性辛溫,行氣止痛、健脾消滯。
- 與檳榔協同調暢氣機,解決氣滯血瘀問題,促進肢體氣血運行。
淡豉(1兩)
- 性苦寒,解表除煩、宣鬱化濕。
- 佐制巴豆之烈性,兼助黃連清熱透邪,調和全方寒熱之性。
配伍邏輯與方義
- 攻逐與調氣並行:以巴豆攻積、黃連瀉熱為主,配合檳榔、木香行氣化濕,構成「瀉實通絡」之力。
- 寒熱平衡:黃連、淡豉之寒涼制約巴豆、檳榔之溫燥,避免過劑傷正。
- 朱砂為衣:鎮心安神,兼防邪熱擾神,間接輔助肢體功能恢復。
推測治療機轉
此方透過「通腑瀉濁、行氣活血」之法,解除濕熱瘀積對經絡的壓迫,使氣血得暢,筋脈得養,從而改善腳膝痿弱。適用於實證(濕熱、積滯壅塞)為主的證型,虛證者不宜。
整體而言,立效丹為「攻邪為主」的方劑,以峻藥緩攻,針對下肢痿痺屬實證者,體現中醫「通則不痛」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黃連5錢, 檳榔1錢, 巴豆1錢, 木香1錢, 淡豉1兩。
上為末,水為丸,如小豆大,朱砂為衣。
強人服下15丸,弱人1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立效丹, 出處:《百一》卷十一。 組成:附子。 主治:腳膝緩弱甚者。
立效丹, 出處:《良朋匯集》卷一。 組成:艾2兩,蔥頭1握,生薑1兩5錢。 主治:寒濕兩腿作痛。
立效丹, 出處:《方症會要》卷二。 組成:黃連5錢,檳榔1錢,巴豆1錢,木香1錢,淡豉1兩。 主治:痢疾初發。
立效丹, 出處:《霍亂論》卷下。 組成:朱砂3兩,明雄黃1兩8錢,硼砂1兩8錢,梅冰9錢,當門子9錢,火消6錢,蓽茇3錢,牛黃3錢。 主治:諸痧中惡,霍亂五絕,諸般卒倒急暴之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