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消丸

HAN X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0%
心經 17%
腎經 16%
胃經 14%
大腸經 4%
肝經 4%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含消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消腫止痛: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含消丸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腫痛,茯苓能利濕化濁,使濕熱之邪得以消散,從而達到消腫止痛之效。
  2. 配伍增效:茯苓與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配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茯苓的利濕作用也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作用,提高藥效。

含消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可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咯血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炎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其二,五味子具有益氣固精、收斂固澀的作用,可助於收斂止瀉,防止藥效過於峻猛,並能保護脾胃,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因此,五味子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藥效,還能使藥物更加平和,適合長期服用。

含消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許多中藥方劑,尤其是性質偏寒或燥烈的藥物,常與甘草配伍,以緩解其寒涼或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與一些清熱解毒藥配伍,可加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與一些祛痰止咳藥配伍,可增強其祛痰止咳的功效。

總之,甘草在含消丸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之一。

含消丸方劑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斂肺止咳: 烏梅性酸斂,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肺氣上逆、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烏梅能有效改善。
  2. 生津止渴: 烏梅味酸,能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止渴功效,改善因肺熱燥咳引起的口渴。

總而言之,烏梅在含消丸方劑中,起到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因肺熱、燥咳引起的各種症狀。

含消丸中加入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脾益氣: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含消丸多用於治療消化道疾病,脾胃虛弱者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大棗能補益脾胃,增強其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二、調和藥性: 大棗味甘性溫,能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的燥性或寒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減少副作用。含消丸中可能包含一些寒涼藥物,大棗的加入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寒涼藥物過度損傷脾胃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含消丸」,主要成分是茯苓、五味子、甘草、烏梅、大棗,主治功效是胸口有灼熱感,嘴巴乾燥。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含消丸」由茯苓、五味子、甘草、烏梅、大棗五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主治胸口有灼熱感,嘴巴乾燥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茯苓1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烏梅(去核)2-7個,大棗(去核)2-7個。
上為散,別搗梅、棗令熟,合余藥為丸,如彈子大。
含之咽汁,日3夜2。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含消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八。 組成:茯苓1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烏梅(去核)2-7個,大棗(去核)2-7個。 主治:胸中熱,口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