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神散
SHI S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1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十神散方劑中含有輕粉,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蕁麻疹、膿皰瘡等。輕粉性寒,能清熱利濕,並可燥濕止癢,同時還能殺蟲止癢,對於濕熱蘊結所引起的皮膚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然而,輕粉性烈,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十神散中包含松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止癢: 松香性燥,善於祛除濕邪,並止癢止痛。對於因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能有效緩解症狀。
- 生肌斂瘡: 松香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創傷癒合,對於瘡瘍潰爛、溼疹糜爛等病症,能起到修復和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松香在十神散中主要發揮燥濕止癢和生肌斂瘡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瘡瘍潰爛等皮膚病症。
十神散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十神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肺氣不利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而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宣肺化痰:杏仁還具有宣肺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痰液的排出。十神散中常配合其他具有宣肺化痰作用的中藥,例如紫蘇葉、桔梗等,共同發揮宣肺化痰的效果,使患者呼吸道通暢。
因此,十神散中加入杏仁,既可以潤肺止咳,又可以宣肺化痰,對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效果。
十神散方劑中包含大風子,主要原因有二:
-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大風子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風熱感冒、風疹、濕疹等症狀。十神散主治小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大風子可有效清熱解表,緩解兒童的發熱症狀。
- 殺蟲止癢: 大風子亦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治療疥瘡、濕疹等皮膚病。十神散中加入大風子,可輔助治療小兒皮膚病,達到止癢消炎的效果。
因此,十神散方劑中加入大風子,是為了其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和殺蟲止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小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皮膚病等症狀的目的。
十神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十神散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加入白礬可以增強其清熱止癢的效果。
-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皮膚再生。對於皮膚潰瘍、濕疹等病症,白礬可以起到收斂止血、促進修復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增強治療效果。
總之,白礬在十神散中起到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皮膚病症,促進康復。
十神散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如下:
- 殺蟲止癢: 硫磺具有殺蟲止癢功效,能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真菌感染,緩解濕疹、疥瘡等皮膚病的症狀。
- 解毒消腫: 硫磺還具備解毒消腫作用,可化解毒素、消散瘀腫,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皮膚病引起的紅腫、膿皰等症狀。
因此,硫磺在十神散中起到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是治療皮膚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神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複雜,旨在治療多種疾病,如瘧疾、癲癇等。鉛丹,又稱黃丹,在古代醫學中常見,其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鉛(Pb3O4)。在十神散中加入鉛丹,是因其具有重鎮安神、解毒殺蟲之效。根據中醫理論,鉛丹性寒味甘,入心、肝經,能清熱解毒,對某些熱毒病證有獨特療效。然而,現代醫學指出鉛丹含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因此,現代臨床應用時需謹慎,遵循醫師指導,且不宜長期大量服用,以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對於古方中的鉛丹使用,現代醫學更傾向於尋找安全替代品,以確保患者健康與安全。
十神散方劑中包含雞內金,主要原因有二:
- 健脾消食: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化積止痛的功效。十神散中常因病患脾胃虛弱,導致食積不化,而雞內金有助於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等症狀。
- 促進藥物吸收: 雞內金能破氣消積,使藥物更容易被脾胃吸收,提高藥效。十神散中常配伍多味藥材,雞內金的加入可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十神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冷疳」,屬中醫外科範疇。冷疳多指皮膚瘡瘍潰爛日久,患處色黯、膿水清稀、久不收口之陰證瘡瘍,或因寒濕毒邪凝滯、氣血不榮所致。外用方以「乾濕分治」為法:乾性潰瘍用桐油調敷,濕性滲液則直接摻藥,具祛腐、燥濕、斂瘡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攻毒殺蟲、祛腐生肌」為核心,藥物配伍層次如下:
攻毒殺蟲
- 輕粉(水銀製劑):毒性峻烈,善攻瘡毒、殺蟲止癢,針對疳瘡腐肉。
- 硫黃:溫陽殺蟲,與輕粉協同增強祛除皮膚寄生蟲及濕毒之力。
- 風子(推測為大風子):燥濕攻毒,專治疥癩頑瘡。
燥濕斂瘡
- 枯礬(蜜炙後減烈性):收濕止膿,煅後增強燥濕斂瘡之效。
- 飛丹(煅鉛丹):防腐生肌,傳統用於瘡瘍潰爛。
- 麵粉(煅存性):焦化後具吸附滲液、保護瘡面之效。
祛腐生肌
- 松香:拔毒排膿,促進瘡口癒合。
- 杏仁:潤膚化痰,緩解輕粉、硫黃之燥烈。
- 雞內金(煅存性):化瘀消積,外用助腐肉脫落、新肌生長。
三、方劑配伍特點
- 毒劇藥與緩和藥並用:輕粉、硫黃攻毒為主,佐以杏仁潤燥、蜜炙枯礬減刺激性,緩和毒性。
- 煅製增效:飛丹、麵粉、雞內金經煅後增強收斂吸附力,契合「冷疳」久潰不斂之病機。
- 分型論治:乾用桐油調敷(潤膚固藥),濕用乾摻(直接吸濕),體現中醫外治靈活性。
四、推斷機理
此方通過殺蟲解毒破除病源(如疥蟎)、燥濕祛腐清理瘡面、煅劑斂瘡促進修復,三者協同扭轉「寒濕毒瘀」病理環境,促使陰證轉陽、瘡口癒合,符合「腐去新生」之外科治療準則。
傳統服藥法
輕粉3錢,松香3錢,杏仁3錢(去皮尖),風子3錢,枯礬末3錢(蜜炙),硫黃2錢(另研),飛丹3錢(火煅,水飛),麵粉3錢(煅存性),雞內金3錢(煅存性)。
乾用桐油調搽;濕用乾摻。
方中枯 礬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神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神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歸尾、生地、紅花、丹皮、赤芍、桔梗、木通、連翹、大腹皮、川芎。 主治:凡痘已出未出,3日以前,痘點乾紅,煩躁口渴,睡卧不寧,一切毒壅熱甚之症。
十神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輕粉3錢,松香3錢,杏仁3錢(去皮尖),風子3錢,枯礬3錢,柏末3錢(蜜炙),硫黃2錢(另研),飛丹3錢(火煅,水飛),面粉3錢(煅存性),雞內金3錢(煅存性)。 主治:冷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