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硫散

輕硫散

QING LI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脾經 18%
腎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1%
心經 11%
小腸經 6%
大腸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輕硫散中包含硫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硫磺性燥,善於祛除濕邪,並能止癢。對於濕疹、疥瘡等皮膚病,因濕熱鬱積而引起的瘙癢,硫磺可發揮顯著效果。
  2. 殺菌解毒:硫磺具有殺菌解毒作用,可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滋生,減輕感染。對於一些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毛囊炎、膿皰瘡等,硫磺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輕硫散中的硫磺,以其燥濕止癢、殺菌解毒的功效,在治療濕熱鬱積引起的皮膚病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中藥方劑[輕硫散]的組成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驅蟲殺菌的作用。輕粉能夠有效殺死體內的寄生蟲和細菌,並且對於改善由寄生蟲和細菌引起的問題有顯著效果。其成分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殺菌和驅蟲效果,提高整體療效。

輕硫散中加入杏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輕硫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杏仁能潤燥止咳,配合其他藥物,可更好地緩解咳嗽症狀。
  2. 宣肺通竅:杏仁還具有宣肺通竅的作用,可以幫助肺氣宣發,開通氣道,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對於風寒所致的肺氣閉塞,呼吸不暢等症狀,杏仁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輕硫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酒渣鼻」及「婦人面上粉刺」,均屬面部皮膚疾患。酒渣鼻常見鼻部潮紅、毛细血管擴張,甚則丘疹膿皰;粉刺則多因毛孔堵塞、油脂積聚所致。古代醫家視此類病症為「熱毒鬱結」或「風熱上攻」,局部治療以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腐蝕袪腐為主要方向。

組成藥物與治療原理

  1. 硫黃(1錢):
    性溫燥,具殺蟲止癢、解毒療瘡之效。古代多用於癬瘡、疥癩等皮膚病,其刺激性可促進局部代謝,剝脫異常角質,抑制皮脂分泌,對酒渣鼻之紅腫及粉刺之油脂過盛有一定作用。

  2. 輕粉(3分):
    為汞製劑,毒性強但外用能攻毒殺蟲、斂瘡生肌。其強力腐蝕性可清除局部鬱熱毒邪,破壞病理性組織(如增生之毛細血管或頑固膿皰),然須嚴格控制用量以防過度刺激。

  3. 杏仁(14粒):
    取其「去皮尖」減毒潤膚,富含油脂可調和硫黃、輕粉之燥烈,緩和藥性。杏仁亦能「解肌散風」(《本草綱目》),助透散表邪,且其溫潤特性可防止前二藥過度乾燥皮膚。

配伍邏輯與作用推論
此方以硫黃、輕粉為君,強效攻毒殺蟲,直折局部熱毒;杏仁為佐,調和藥性並潤膚。三藥協同:

  • 腐蝕袪腐:輕粉配合硫黃破壞病變組織(如鼻部增生物)。
  • 抑制分泌:硫黃收斂皮脂,減少粉刺形成。
  • 透散鬱熱:杏仁宣散表邪,助藥力透達。

外用機轉假設
古代認為此類皮膚病多因「風熱」「蟲毒」所致,輕硫散通過:

  1. 直接殺蟲:硫黃、輕粉對局部寄生蟲(如蟎蟲)或微生物有抑制效果。
  2. 剝脫更新:藥物刺激促使異常角質脫落,改善毛孔堵塞。
  3. 引熱外出:輕粉「以毒攻毒」迫使熱毒外泄,硫黃溫通助藥力深入。

此方體現「峻藥緩用」思路,以猛藥外治局部頑疾,然須結合患者體質調整頻率,避免過度刺激。

傳統服藥法


硫黃1錢,輕粉3分,杏仁14粒(去皮尖)。
上為末,杏仁研膏。
臨臥塗鼻,早洗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輕硫散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如果出現皮膚過敏反應,要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痤瘡酒渣癬

相同名稱方劑


輕硫散,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硫黃1錢,輕粉3分,杏仁14粒(去皮尖)。 主治:酒渣鼻,及婦人面上粉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