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養心: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心安神之效。心主血脈,血為心之營,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心氣虛弱、心悸失眠等症狀,有助於穩定心神。
- 調和氣血:心血不足,易導致心神不安,而當歸能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氣運行通暢,有助於改善心血不足、心神不寧的病症,進而達到鎮心安神之效。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滋陰潤燥。對於心煩不寐,心悸怔忡,口乾舌燥,以及因心火亢盛、熱擾心神所導致的失眠、焦慮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生地黃還能滋陰養血,改善心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慌氣短等症狀,與金箔鎮心丸的鎮心安神功效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遠志,是基於其安神定志的藥理作用。遠志味甘辛,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腦、止咳化痰的功效。
在心悸失眠、健忘、神志恍惚等心神不寧的症狀中,遠志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緩解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使心神安定,睡眠改善。因此,將遠志加入祕傳金箔鎮心丸的方劑中,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促進睡眠,達到鎮心安神之效。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其安神定志之效。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之功。其性平和,既能安神定志,緩解心悸失眠、驚恐不安等症狀,又能健脾益氣,改善因脾氣虛弱導致的心神不寧。
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茯神可與其他安神藥材配合,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鎮心安神效果。
「祕傳金箔鎮心丸」方劑中加入石菖蒲,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能通竅醒腦,可改善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
- 化濕健脾: 石菖蒲能化解濕氣,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進而穩定心神,達到安神定志之效。
因此,石菖蒲的加入,可謂「標本兼治」,既可緩解心神不寧的表面症狀,也能調理脾胃,從根本上改善心神失調的問題。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能瀉心火、降胃火,對於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心悸不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黃連還能清熱利濕,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也有療效。
因此,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黃連,旨在通過清心瀉火、燥濕止痢,達到鎮心安神、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的各種症狀的效果。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加入牛黃,乃取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
牛黃味苦、性涼,入心經,具有清心火、解熱毒、開竅醒神、鎮驚安神之功效。
心火亢盛、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皆可藉助牛黃之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來改善。
因此,祕傳金箔鎮心丸加入牛黃,旨在通過清心火、安神志,達到鎮心安神之目的。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使用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功效。古籍記載其可平肝熄風,鎮驚安神,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因此,在祕傳金箔鎮心丸中,硃砂可能作為主要藥材,用於緩解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 金箔相輔: 金箔性平,味甘,具有安神定驚、化瘀止痛之功效。古人認為金箔與硃砂相輔相成,能增強鎮心安神的效果,且金箔的加入,能起到輔助鎮心,穩定心神的作用。
「祕傳金箔鎮心丸」中的金箔,其作用並非藥理上的直接療效,而是基於傳統醫學的「金屬性」理論。古代醫家認為金屬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金箔的加入象徵著貴氣、穩定,有助於增強藥丸的功效,並增添心理暗示的療效。
此外,金箔的加入也與古代煉丹術有關,煉丹家相信金屬具有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功效,將金箔加入藥丸中,期望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祕傳金箔鎮心丸方劑功效分析
《松崖醫徑》所載「祕傳金箔鎮心丸」主治「憂愁思慮傷心,令人惕然心跳動驚悸不安等證」,其組成藥物及功效分析如下:
此方以鎮心安神為主,兼顧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方中藥物協同作用,從多個方面入手,以達到治療心神不安的功效。
1. 安神定志: 方中遠志、茯神、硃砂三味藥皆為經典安神藥物。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經,具有安神益智,祛痰開竅的功效,能治療心神不寧、健忘失眠;茯神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經,能健脾安神,利水消腫,尤其擅長治療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失眠;硃砂味甘辛,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心瀉火的功效,能平肝潛陽,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的心悸、失眠。金箔更添鎮心安神之效,並起到潤澤肌膚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三者合用,則安神定志之力倍增。
2. 活血化瘀: 方中當歸、生地黃均為活血化瘀要藥。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心脈瘀阻;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涼血活血。二者配伍,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滋陰養血,使血脈通暢,從而緩解因血瘀導致的心悸、胸悶等症狀。
3. 清熱解毒: 黃連、牛黃為方中清熱解毒之要藥。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能清瀉心火;牛黃味苦,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清心解毒,豁痰開竅。二者合用,能有效清除體內鬱熱,減輕心神不安症狀。 石菖蒲也參與清熱和開竅的作用,其開竅豁痰、化溼和胃的功能,能進一步排除體內濕熱,改善心神狀態。
4. 治療原理總體概述:
祕傳金箔鎮心丸的治療原理在於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心神不安的問題。方中安神藥物能直接作用於心神,使其鎮靜安穩;活血化瘀藥物能改善心脈血流,排除瘀阻;清熱解毒藥物能清除體內鬱熱,從而消除心神不安的病因。 諸藥合用,標本兼治,使得此方在治療憂愁思慮傷心,惕然心跳動,驚悸不安等症方面取得較好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金箔的作用雖為潤澤肌膚、輔助其他藥物,但在古代醫學中也常被賦予一定的鎮心安神之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其物理特性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
傳統服藥法
川歸身(酒洗)5錢,生地黃(酒洗)5錢,遠志(去心)5錢,茯神5錢,石菖蒲(九節者用)2錢5分,黃連2錢5分,牛黃1錢(另研),辰砂2錢(另研),金箔15片。
前六味為細末,入牛黃、辰砂二味末,豬心血為丸,如黍米大,金箔為衣。
每服50丸,煎豬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滋陰養血、安神定志之功,適宜於心血虛弱、心神不寧所致的憂愁思慮傷心、惕然心跳動、驚悸不安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太過。
- 本方有活血化瘀之功,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金箔鎮心丸,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川歸身(酒洗)5錢,生地黃(酒洗)5錢,遠志(去心)5錢,茯神5錢,石菖蒲(九節者用)2錢5分,黃連2錢5分,牛黃1錢(另研),辰砂2錢(另研),金箔15片。 主治:憂愁思慮傷心,惕然心跳動,驚悸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