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脾飲

DIAO P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8%
胃經 25%
肺經 16%
心經 7%
腎經 6%
肝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調脾飲

整體功效

健脾和胃理氣止瀉。

主治

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肝氣乘脾,脾失健運濕濁下注,久瀉不癒。本方以白芍、茯苓、白朮健脾利濕,陳皮、神麴理氣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調脾飲,治久瀉不癒,脾虛濕盛,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者,此方最宜。」

傳統服藥法


白芍5錢,茯苓5錢,白朮1兩,甘草1錢,陳皮5分,神曲3錢,白豆蔻2粒。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芍:酸苦甘,微寒。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之功。本方用白芍以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兼以健脾利濕。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腎經。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之功。本方用茯苓以健脾利濕,兼以滲濕止瀉。

白朮:苦甘,溫。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本方用白朮以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兼以止瀉。

陳皮:苦辛,溫。入肺、脾、胃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本方用陳皮以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兼以止瀉。

神麴:甘、酸,平。入脾、胃經。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本方用神麴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兼以止瀉。

甘草:甘,平。入心、脾、肺、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功。本方用甘草以補脾益氣,緩急止痛,兼以和中止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調脾飲,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白芍5錢,茯苓5錢,白朮1兩,甘草1錢,陳皮5分,神曲3錢,白豆蔻2粒。 主治: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脾和肝飲

相似度 85%

增減逍遙散

相似度 85%

和中健脾湯

相似度 75%

白朮健脾飲

相似度 75%

息怒養妊湯

相似度 75%

乞力伽散

相似度 72%

加減玄武湯

相似度 7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