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酥粥
Millet porridge | 更多圖表
粟酥粥方劑,由粟米、白酒、酥、蔥白四味藥材組成,其寒熱比例為熱性指數13,寒性指數10。從數據上看,整體偏熱。
方中,白酒與酥皆屬溫熱之品,白酒性辛溫,可溫通經絡,散寒活血;酥則多指動物油脂,具有溫補的作用,能滋潤臟腑,溫陽散寒。這兩味藥材共同提升了方劑的熱性指數。
而粟米與蔥白則相對溫和,粟米性味甘溫,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其溫性較為平和;蔥白辛溫,略偏溫,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但其溫性不及白酒與酥。
綜合而言,雖然粟米和蔥白具備一定的溫性,但白酒和酥的溫熱之性較為突出,因此它們的溫熱作用蓋過了粟米和蔥白的溫性,使得整體方劑偏向溫熱,具有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的功效。 整體而言,此方劑屬溫熱性方劑,而非寒涼。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29%
脾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8%
粟酥粥方劑,由粟米、白酒、酥、蔥白組成,其經絡歸屬比例顯示主要作用於肺經、胃經,其次為脾經、大腸經,腎經作用較弱。從經絡辨證角度分析,此方劑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肺經氣虛或肺氣不足: 肺主氣,司呼吸。肺經氣虛者,可能出現咳嗽氣短、呼吸淺弱、畏寒怕冷等症狀。粟米性味甘溫,具有健脾益肺的功效,白酒可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蔥白辛溫解表,可以緩解肺氣不足引起的相關症狀。方中肺經比例較高,暗示此方對肺經相關病症的治療效果較好。
2. 胃經虛寒或胃氣不足: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胃經虛寒者,常表現為胃脘冷痛、納食減少、嘔吐清水等。粟米溫中和胃,酥則油潤,能滋養胃陰,溫潤脾胃。白酒溫中散寒,有助於改善胃寒之症。胃經比例與肺經相同,顯示此方亦能有效調理胃經相關的虛寒證。
3. 脾經虛弱: 脾主運化,脾氣虛弱則運化功能失常,可能出現食少乏力、腹脹便溏、面色萎黃等症狀。粟米健脾益胃,能增強脾的運化功能。此方中脾經比例較低,但仍能起到輔助健脾的作用,適合脾虛較輕者。
4. 大腸經濕熱或津虧: 大腸主傳化,若大腸經濕熱,則可能出現大便乾燥、便秘等症狀;若大腸經津虧,則可能出現便秘、腸燥等症狀。粟米具有利濕消腫的功效,可緩解大腸經濕熱;其溫和的特性亦可緩解津虧。此方中大腸經比例與脾經相同,作用亦屬輔助。
5. 腎經虛弱(作用較弱): 腎主水,腎氣不足者,可能出現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此方中腎經比例最低,其作用主要體現在輔助其他經絡,對腎經虛弱的療效相對較弱。
總而言之,粟酥粥方劑主要針對肺經、胃經虛弱或寒證,兼顧脾經、大腸經的調理,對於腎經的作用較弱。 需根據患者具體症狀,辨證施治。
主治功效
- 粟米: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養心安神的功效,適合內臟虛弱、消化不良等情況。
- 酒:能增進食慾,助於消化,並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但對於特定人羣(如懷孕或有肝病的人)需慎用。
- 酥(或熟油):可增加粥的香氣,也能提供一些健康脂肪,潤腸通便。
- 蔥白:性微溫,有助於散寒解表,增添粥的香味,同時促進消化。
傳統服藥法
粟米1升(淘淨),酒1升,酥(無好酥,以熟油1兩代之)、蔥白1握(細切)。
上用漿水5升,煮米為粥,候粥將熟,下酒、酥、蔥,更煮取熟,令病人空腹恣意食之。腹痛無害,但行30-50步即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用量控制:對於酒的用量要控制,特別是對於酒精敏感的人羣。
- 個別差異:如有特殊癥狀或疾病(如糖尿病、肝臟問題等),請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 食用時間:應在空腹時食用,但不建議空腹過久(超過3小時)後再食用,以免刺激胃部。
- 觀察反應:若在食用後出現腹痛等不適情況,應及時停止食用並尋求醫療幫助,特別是對於敏感體質的人羣。
這款粥對於健脾開胃、舒緩腸胃不適有良好效果,適合於輕微腹脹及消化不良的人士。但在使用中應根據果個體差異,注意身體的反應及適應情況。
相同名稱方劑
粟酥粥,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粟米1升(淘淨),酒1升,酥(無好酥,以熟油1兩代之)、蔥白1握(細切)。 主治:小便不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